以前,我對蘿蔔餡餃子,可沒什麼好感。總覺得蘿蔔沒啥滋味,做餡能好吃到哪兒去?
直到有一次,我在一個朋友家,吃到了他親手包的蘿蔔餡餃子。那味道,一下子就把我給拿捏住了,怎麼能這麼香!
趕忙向他討來了製作方法,回家一試,果然全家都吃得讚不絕口。
我先說蘿蔔的選擇,一定得是大蘿蔔,挑那種表皮光滑、拿在手裡沉甸甸的。
這種蘿蔔水分足、口感甜,是做餡的絕佳選擇。把蘿蔔買回來后,洗凈,不用去皮,因為蘿蔔皮營養豐富,還帶著一股獨特的清香。
然後切成細絲,放在鍋裡焯水,這一步可關鍵了,既能去掉蘿蔔的辛辣味,又能讓它變軟,方便後續操作。
水開后把蘿蔔絲放進去,稍微燙一下就行,大概一兩分鐘,看著蘿蔔絲稍微變軟,就趕緊撈出來,過涼水,然後攥干水分,這攥干水分可得使點勁,不然包的時候餃子容易出湯。
接下來就是調餡的精髓部分。把攥乾的蘿蔔絲,放在案板上,用刀剁碎,不用太碎,有點顆粒感吃起來才香。
剁好後放進一個大碗裡,這時候先別著急調味,咱先往裡面倒點熱油,“刺啦” 一聲,香味瞬間就出來了。這熱油把蘿蔔的香味,徹底激發出來,而且讓蘿蔔絲表面裹上一層油,吃起來更加油潤。
然後就開始調味,放適量的鹽、生抽、蠔油,再來點十三香增加香味。
重點來了,一定要加上一勺豬油,這可是讓餃子餡香得不得了的絕招。豬油的醇厚香味,能讓整個餡料的味道提升好幾個檔次。吃起來油而不膩,回味悠長。
再切點蔥薑末放進去,攪拌均勻,這時候你就聞聞,那香味是不是已經讓人直咽口水了?
餃子餡調好后,就開始包餃子。和麵的時候,水要一點一點地加,把面揉成一個光滑的麵糰,蓋上濕布醒一會兒,讓麵團更有韌性。
醒好的麵團搓成長條,切成均勻的小劑子,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餃子皮。包的時候,多放點餡,把餃子皮對折,捏緊邊緣,一個白白胖胖的餃子,就包好了。
水開後下餃子,煮餃子也有竅門。水裡加點鹽,這樣餃子不容易破皮。
剛下進去的餃子先別攪動,等餃子浮起來后,再用勺子輕輕推動,防止粘連。煮到餃子肚子鼓鼓的,飄在水面上,就差不多熟了。
撈出來的餃子熱氣騰騰,咬上一口,那蘿蔔的清甜、豬油的香醇、各種調料的香味,完美融合在一起,皮薄餡大,一口一個,滿嘴留香。
我家孩子以前就愛吃肉餃子,自從我做了這蘿蔔餡餃子,他也吃得停不下來。咱普通人家,吃著這自己包的美味餃子,心裡那叫一個滿足。
你趕緊試試這個方法,讓家人也嘗嘗這不一樣的蘿蔔餡餃子,保准讓他們吃得開心,誇你廚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