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有位50歲的客戶李姐來找我,說自己為了控制體重,整整三年沒碰過饅頭、麵條,連米飯都不敢吃飽。結果不僅人沒精神,體重還一直卡在瓶頸。
後來我讓她把主食重新加回三餐,調整搭配方式,兩個月後她驚喜地發現體重降到了兩位數,腰身也鬆快了。
她拉著我的手說:“早知道不用這麼遭罪!”
饅頭麵條背了太多黑鍋
很多人一提到饅頭麵條就覺得“吃了肯定胖”,其實長胖的根源不在食物本身,而是吃法出了問題。比如一碗油汪汪的炒麵配肥肉片,或者饅頭夾著鹹菜配稀飯,這麼吃當然容易吃多。但如果換成白饅頭配涼拌黃瓜,清湯麵條加幾片瘦肉和青菜,結果就大不一樣。
李姐現在吃麵條,一定會先盛半碗煮熟的青菜墊底,再放麵條和鹵子,不知不覺就減少了主食量。
一頓飯吃多少主食最合適
普通人一餐的主食量,大概是自己拳頭那麼大。比如一個中等饅頭、半碗麵條,或者一平碗米飯。李姐以前完全不吃主食,下午總忍不住啃餅乾、吃點心,反而越減越難。現在她早餐固定吃一個拳頭大的玉米麵饅頭,配一杯豆漿;中午半碗撈麵加半盤炒豆角;晚上半碗雜糧粥配蒸茄子。吃飽了飯,對零食的慾望自然就少了。
會搭配才能越吃越輕鬆
饅頭別光配鹹菜,試試夾兩片水煮蛋和生菜葉;麵條別用重油醬料,換成番茄雞蛋鹵子;米飯里摻一把糙米或者切幾塊南瓜。李姐現在吃饅頭時,會把饅頭掰成小塊,和炒青菜拌在一起,口感更豐富;吃麵條一定會先喝半碗蔬菜湯,這樣既暖身體,又能避免主食過量。
三餐主食分配有技巧
早餐可以吃稍多一些,比如一個饅頭加半根紅薯;中午主食量不變,但必須搭配一掌心的瘦肉;晚上主食減半,用蒸土豆、山藥代替半碗米飯。李姐現在晚餐常吃小米粥配蒸胡蘿蔔,睡覺前不會餓,白天幹活也更有勁兒。
李姐的例子告訴我們:甩掉體重不是靠“餓著”,而是靠“吃對”。很多小夥伴總把饅頭麵條當敵人,其實只要控制好量、搭配好菜,完全能吃得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