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近年新崛起的一張王牌,是懸疑劇。
懸疑劇成本不像古偶那麼動輒好幾億,不愛用頂流, 挑大樑的多半是王寶強、段奕巨集、郭京飛這樣的實力派,但就是容易出黑馬,觀眾也樂得享受智商被碾壓的快感。
不過這幾年懸疑劇經歷了“過山車”式發展。
2020年迷霧劇場一舉爆出兩部神作,8.8的《隱秘的角落》,9.0的《沉默的真相》。
但其後國產懸疑,卻陷入漫長低迷,直到近兩年,隨著騰訊X劇場爆出9.4的《漫長的季節》,優酷白夜劇場推出8.7的《邊水往事》,國產懸疑正式進入迷霧、X劇場、白夜劇場三大廠牌爭霸的三國時代。
懸疑劇,重新綻放光采。
不過,現在的觀眾吃過見過,不再滿足於懸疑犯罪尺度。
光獵奇不好使了,更高級的懸疑作品應運而生。
今天就結合豆瓣評分,帶大家盤點一下,近3年最優秀的10部國產懸疑劇。
它們有的高開低走,有的低開高走,有的不乏爭議,還有的成為了這個時代新的經典。
讓我們從第十部開始吧: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5.6/2023年
《他是誰》從開播前就被視作對標《狂飆》的年度選手:張譯+懸疑+刑偵+取材世紀懸案。
全劇開場就鋪了張大網,聚焦90年代最兇殘的懸案。
兇手作案手法兇狠:侵犯,割喉,高溫蒸煮拋屍。張譯飾演的衛國平則親眼目睹戰友陳山河被兇手殺害。
可以說《他是誰》一開場就帶來一場硬核燒腦的爽快體驗。
可惜劇集從開分的8.2分,定格在5.6分。問題出在故事後半段乏味的情感戲,和緩慢的敘事節奏。
雖然沒逃過高開低走,可劇集熱度卻一直不低,張譯的表演有一種扯著你看下去的勁兒。
故事在碎屍案、家暴反殺案多線索中穿梭,抽絲剝繭,環環相扣,保持了持續的懸念和推理快感。
全劇沒有神探光環,沒有開掛推理,只有最基礎的調查,在排水溝中摸索屍塊。
觀眾不僅能獲得身臨其境辦案的感受,還能體會到那個年代辦案的危險和艱難。
這種回歸傳統的風格,最終在《我是刑警》大放異彩。
即使不完美,劇集依然為國產懸疑+刑偵,探出一條新路。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6.4/2024年
東北是犯罪劇的天然優質土壤。
《漫長的季節》大熱後,觀眾還沒看夠,第二年騰訊X劇場又推出了《黑土無言》。
故事開場,東北小城三起命案,引出陳建斌飾演的刑警關宇與胡軍飾演的嫌疑人楊四的對決,是《黑土無言》的殼。
劇集的內核,則是和《漫長的季節》一樣,是黑土地上一個個平凡而複雜、掙扎堅守中的小人物,以及跨越十五年的黑土往事。
我很喜歡陳建斌和胡軍幾場對峙的戲碼。
仿佛一場東北冰河上的追逐,你起我伏,你上我下,言語交鋒間一點點試探真相。
胡軍飾演的楊四表面粗獷兇狠,內心卻有著不為人知的溫情。
就像皚皚白雪與冰凍火焰,構成了極限對比。
主創是花了功夫的。
可惜劇集最終還是輸在了太像《漫長的季節》,可劇中1990年化肥廠改制後形形色色的人物命運,還是缺乏餘味。
劇集想透過胡軍、鄧家佳的角色呈現時代變遷中個體的掙扎與抉擇,刻畫那些被時代巨輪碾過的普通人,但要拍出跨越時間的張力,並不容易。
如果該劇專心致志搞懸疑,評分應該比現在高很多。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6.9/2025年
作為優酷白夜劇場打出聲勢的劇集,劇名本身就帶著野心。
靠電影《孤注一擲》證明才華的導演申奧,也確實交出了一份不拘一格的作品。
劇集原定男主是另一位頂流,最終接下該劇的井柏然卻陰差陽錯與該劇相互成就。
劇集開篇就是高能。
井柏然飾演的男主費可第一集出場就倒地抽搐,口吐白沫“而死”,跟著就是他的追思會。
五個沒有交集、互不認識的人,被請上孤島參加追思會,然後大門緊鎖,五人被困在孤島別墅,被迫開始一場推理。
很快五人發現,每個人都被費可騙了。
一個開場,各種元素拉滿。
又是男主“下線”,又是孤島被困,又是懸疑密室,又是男主開場領盒飯。
觀眾由此開始與被騙的五人共同開始一場推理:費可到底是什麼人,他活著還是死了?
導演申奧採用多線敘事,將一個並不算特別複雜的故事講的懸念迭起,從《孤注一擲》到《新生》,完成了申奧版“詐騙影視劇宇宙”。
劇集創意放在全球懸疑劇不算新鮮,但好就好在,有一群實打實的演技派。
劇中每個角色都不是簡單的好人壞人,黃覺和彭楊的角色尤其精彩,善惡難辨。但最出彩的還是費可。
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既憎惡費可的惡,又不自覺同情他的遭遇,看出人性善惡在於選擇。
可惜劇集最精彩的,還是前四集,中段略顯重複,結局不算讓人滿意,這也使得評分急轉直下。
但無論如何,它在2024年初以不錯的熱度和話題性,為“白夜劇場”承接了第一波流量。
劇集雖未封神,但大膽的創意和演員們的精彩表演,也足以為國產犯罪懸疑劇,別開生面。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6.9/2024年
又一部迷霧劇場作品,但《看不見影子的少年》卻並非傳統犯罪懸疑劇。
劇集其實講了個替身文學的故事,所有人都深陷這個影子的迷局。
能看得出導演在氛圍營造上的用心。
劇集分三條時間線:1984年豆豆被拐、1993年邊傑三人失蹤、1996年“邊傑”歸來。
其中又交織兩起兇殺、失蹤案,涉及四個家庭。
張頌文飾演的王警官追查孩子拐賣,和小七的金家試圖探究隱瞞的兇案真相,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但最終解謎多少令觀眾意猶未盡。
相比懸疑部分,劇集更好的是人物塑造,金家父女對邊傑身份的反常、邊美珍似真似假的瘋、王警官對真相的窮追不捨,與小七的“父子情”,每個人物形象都很飽滿。
尤其是郭柯宇飾演的邊美珍是全劇亮點,她將精神失常卻念念不忘兒子的母親演繹入木三分,迷糊與清醒的界限把握的近乎完美,兒子是假的 ,但母親的柔情真到不能再真。
公平來說,《看不見影子的少年》是一部比較特殊的犯罪懸疑劇。
以電影化的光影敘事,拍出了一個身份懸疑的迷宮。
雖然懸疑未必是導演強項,但深度遠超平常懸疑劇。
它將拐賣、親情的思考融入故事,每集結尾的真實尋親資訊,更為這部劇賦予了現實關懷的意義:願每個流離失所的少年,都能找到回家的歸途。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7.1/2024年
相比犯罪懸疑風格相對固定的迷霧劇場,年代懸疑深入人心的X劇場,起步最晚的白夜劇場,倒是探索懸疑風格最堅定的那個。
這部《微暗之火》,以一起千禧夜殺夫案,引出了一段註定坎坷的愛情和小鎮人性大曝光。作品回歸社會派推理,為國產懸疑完成一場新的探問。
導演姚曉峰,之前拍了《追風者》,之後拍了《北上》,功力不低。
故事開場,就是小鎮跨年夜,一輛車子突然燃起熊熊烈火。
考生周洛,恰巧目睹案發經過:暴虐人夫殺妻,卻被反殺。
但隨著真相慢慢揭開,我們會發現案件的真相似乎不重要了。
與案件本身相比,更深的懸念不在案情而在人心。
劇集在懸疑刑偵的外殼下,真正探討的是女性困境、家庭暴力、小鎮語言暴力等社會問題。
姚曉峰的鏡頭高級感十足,整部劇像一幅構圖精巧的江南小鎮風情畫。但罪惡也隱藏其中。
整部劇有一種文藝中夾雜著暴力與冷暴力的別樣氣質。
微暗之火,不僅是一場黑夜中熊熊燃燒的罪惡之火。
更是看不見的人心中的慾望火焰。
劇集大結局完成閉環,可謂回味悠長。
雖然劇集收視不算太高,卻憑藉文藝懸疑風,成為國產懸疑劇中一抹罕見的微暗之火。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7.2/2025年
無論劇集遭遇多少爭議,都必須要說,國劇需要《黃雀》這樣不走尋常路的作品。
劇集開場火車上一組行雲流水的行竊鏡頭很容易讓人想起《天下無賊》,佛爺和阿蘭的設定看來像是黎叔和小葉的翻版,而佛爺的作案手法,很像港片《意外》。
看下去才發現 ,《對手》主創的這部新劇,野心遠不止一部港風版天下無賊。
主創在劇中放入了三夥竊賊,一隊員警,玩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沉浸式劇本殺。
在整個過程中,你就像跟著郭京飛演的郭鵬飛登上一列驚心動魄火車之旅。
整部劇,就是一個「局」。
局中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佛爺的小偷團夥,擅長設計圈套,製造意外,佛爺慈眉善目,但眼鏡下深藏殺意。
廣叔主持的是火車站附近“小偷”的規矩。
何小竹團夥則是無腦搏命,最後連仇都報錯了。
花姐給罪犯養閨女,李紅旗為妻子還錢,郭鵬飛找了一季的老婆,跟著王浩信演的花心醫生跑了。
所有人都在迎來命運的黃雀在後。
這場正與邪、白與黑在時代洪流中的激烈角力,最終以警方“慘勝”結局,故事後勁十足。
劇集的問題也有,節奏稍慢,交叉剪輯的敘事略顯複雜,沒耐心的觀眾看兩集就給了差評。
但7.2分不該遮蔽主創的用心,時代在變,火車站在變,新時代的竊賊不再用鑷子和刀片,但新的佛爺,永遠在暗處等待新的蟬。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7.5/2025年
劇集還在央視播出,可以說越是進入後半段,劇情越是高潮迭起:崔業精心佈局,對手暗藏殺機,警方黃雀在後。
黑化后的崔業連親哥都害,雙方鬥智鬥勇,如同一場精彩棋局。
幾場爆炸、幾次內訌,鋪墊已久的伏筆終於回收,累積爆發的爽感讓人直呼過癮。
劇集在騰訊視頻站內的熱度值也突破26000,雖無法和熱門古偶相比,還是刷新了騰訊視頻X劇場的熱度紀錄。
作為今年最受期待的犯罪懸疑劇,《棋士》的看點有兩層。
首先是當年的《黑冰》等之後,以反派為第一男主的犯罪懸疑劇,好久不見。
第二是王寶強十二年後重回小螢幕,飾演了一個從棋手犯罪策劃師的命運悲劇。
從用棋盤為劫匪推演出逃跑策略,到鬥贏想要奪妻的王紅羽,想要打敗長大後壓制自己的哥哥崔偉,蛻變為掌控全域的「執棋人」,崔業最終無法還是無法從自己設的棋局中脫身。
他以為的揚眉吐氣,不過是作繭自縛。
不少觀眾將劇集比作國產版《絕命毒師》。
但《絕命毒師》說的是一個高智商化學老師美國夢的破滅和自毀。
《棋士》關注的卻是時代洪流下的個體困境,將圍棋文化和犯罪懸疑融合,歸根到底是以棋喻人生。
與《絕命毒師》起手式一樣,但棋局走向截然不同。
王寶強演技一如既往,陳明昊的刑警大哥讓人想起《漫長的季節》。
整部劇的質感和表演品質不低,相比善與惡,黑與白。劇集更想探討的,是那些斑斑點點的人性之“灰”。
崔業遭遇的不僅是被命運圍困的人生棋局,更是普通人被時代篩選的命運棋局。
時代洪流來了,想守住舊的人怎麼都守不住。這局棋,崔業一開始就輸了。
但王寶強,贏了。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7.9/2024年
近年國產懸疑劇中,《邊水往事》是極特殊的存在。
導演是拍過《開端》的老算,監製是《涉過憤怒的海》的曹保平,一個拍的無限流懸疑劇,一個拍現實犯罪懸疑,好像八竿子打不著?
結果拍出了白夜劇場目前口碑最高的作品。
故事取材於現實 ,發生在一個虛構的地區,三邊坡,雖是架空,卻是讓所有人都覺得真實的利益至上的犯罪之地。
追劇,就彷彿跟隨男主沈星經歷了一場生死歷險。
劇集將男主放入三邊坡“走山”這一灰色行當,讓人物處於黑色和白色之間,主角猜叔則保持著各方勢力之間的微妙平衡。
故事有點像巔峰期的港產黑幫電影,只不過故事的架構和發展,走出了獨特的風格。
該劇開場熱度不高,但隨著走水交易,寶石迷局,三邊坡勢力博弈等好戲連台,最終憑口碑完成了逆襲。
劇中一系列角色,栩栩如生,讓人難忘。
吳鎮宇的猜叔老謀深算,比倪永孝還狠,尤其是利用但拓破局的一場戲,表面有情有義,實則冷血至極。
此外,但拓的義氣赤誠,蔣奇明的王安全的掙扎求生,都讓人印象深刻。
郭麒麟的表演,也帶出了普通人的共情。
這一切,都讓《邊水往事》擺脫了單純犯罪懸疑劇或異域冒險劇的類型窠臼。
劇集本身就像一場冒險,讓觀眾忍不住帶入沈星去想:自己在三邊坡,能不能活到最後。
當大結局沈星平安脫險,這場亦幻亦真的探險之旅,才算塵埃落定。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0/2023年
這部陳建斌、陳曉主演的刑偵懸疑劇,也是迷霧劇場一部被低估的佳作。
劇集採取的是1997年和2010年雙時空交叉敘事。
1997年未能偵破的女性遇害案,在13年後重現,當年離開刑偵一線的刑警衛崢嶸(陳建斌飾)和已成為刑警隊長的徒弟陸行知(陳曉飾)聯手探案。
連環兇案、舊案新查、師徒聯手都不新鮮,但從劇集一開始,充滿邪惡藝術感的油畫式殺人現場,就為劇集增添一抹異色。
案件中每個死者都被兇手擺成一種奇怪的藝術造型,並且案發現場會留下一支HB鉛筆。
全劇懸疑的鉤子,依然是“誰是兇手”,但時間迷局,讓懸疑多了一層意味。
除了懸疑感,劇集還在還原傳統刑偵探案手法和人物刻畫上下足了功夫。
陳曉和陳建斌化學反應確實不錯,一個思維銳利,一個經驗豐富,兩個演員都把角色立了起來。
另一個亮點是該劇難得結局沒崩,甚至有所加分,無論兇手吳嘉最後的自述還是衛崢嶸的獨白,都完成了劇集立意的昇華。
比起大尺度的獵奇場景,這才是《塵封十三載》真正值得被觀眾記住的東西。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9.4分/2023年
沒有意外,《漫長的季節》坐穩了國產懸疑十年內口碑第一。
豆瓣熱門短評說:如果這部劇因為節奏慢被罵,那麼錯的不是劇,是我們被短視頻侵蝕的人格。
與其說它是一部懸疑劇,不如說是一部年代命運劇。
導演辛爽並不急於渲染緊張氛圍和大尺度的犯罪現場。
而是選擇了東北短暫明亮的秋天作為故事開場,注入溫暖的懷舊氣息,用精湛的轉場技術連接起一場橫跨18年的碎屍懸案。
三條時間線交錯推進,2016年的現在時間線,1997年,以及1998年那個改變一切的秋天。
劇集在九十年代這個歲月的當口,將王響和王陽父子切成一枚硬幣的兩面。
一個向前,一個向後。一個懷念過去的人活在了90年代,一個嚮往未來的人死在了90年代。
而秦昊飾演的龔彪、陳明昊飾演的馬隊等角色命運全都被懸案改變,最終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時代人們的命運浮沉。
王響是受影響最大的那個,中年喪子,妻子自盡,直到死前才解脫。
彪子想中的彩票和愛人麗茹的真心,最後都得到,不過都是在死後。
執著於破案的馬隊,也成功地破了案,小李那句“馬隊,還是你行”,讓人感歎唏噓。
如果當年馬隊忍住不揍那個老混球,也許很快能破案,不用拖整整二十年,這麼多人的命運,也不會被改變。
但命運哪管你那麼多。
劇集是國劇少見的越靠近結局越好看,結局一場大雪,讓我們看見了國產劇久違的,對觀眾和手藝的尊重,並贏得了所有觀眾的駐足。
結局王響嘴裡喊著向前看,追逐的卻是一輛留在過去的列車。
漫長的季節是什麼?是王響兒子離開的那個秋天。從此他被困在這漫長的季節裡。
故事最大的懸疑不是命案,是命運。
時代列車只能向前,有些人不能回頭,有些人無法回頭。
但好故事留在觀眾心裡。
以上就是三年來最好的十部懸疑劇。
大尺度觀眾見得多了,有沒有內核有沒有生命力才是關鍵?。
懸疑,如果只是給出了離奇的案情。
那觀眾能看到的,也就只有獵奇。
真正高級的懸疑在於巧勁。
現如今,2025年剛剛開始,《黃雀》和《棋士》開了個好頭,也留下些許遺憾,我們對國產懸疑劇的期待,再次被拉起。
接下來的國產懸疑劇,能不能用心講好一個懸疑故事?
這個懸念,就讓國劇用時間,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