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刻板印象!A娃成績差非不用功,學習障礙藏秘密
更新于:2025-04-06 15:09:36

這是家有A娃的常態:

學校要求學生們安靜地坐在教室里,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但A娃們的表現則恰恰相反,他們常常注意力難以集中、多動且衝動,短期記憶力差。

就平均而言,A娃的智力分佈和普通兒童沒有任何區別,但ADHD的學習成績比普通兒童的學習成績低25%。32.2%的A娃會在高中之前就輟學。50%的A娃青少年就讀於職業學校,在非多動症青少年中,這個比例僅為18%。

01

ADHD與學習成績的關係

是什麼導致了A娃學習成績差呢?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注意力難以集中、過度活躍無法安靜下來這些特質。

實際上,在A娃的學習道路上,以下原因也會導致學習成績差:

01A娃自我意識差

很多孩子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在做什麼、對別人有什麼影響,但有一些孩子就不會意識到。對於A娃來說,她們很難意識到做的事情會產生什麼後果,對自己和別人有什麼影響。

ADHD患者自我意識差與大腦的關係主要體現在於認知能力的缺陷和神經遞質的失衡。

認知能力的發展被認為是反映大腦發育的有效指標。

P. Shaw等研究人員使用MRI成像觀測ADHD兒童的大腦發育,並將其與典型發育的兒童(“正常對照”)做對比。這項發現:ADHD兒童的大腦在特定區域的發育速度於常人存在差異,主要是在額葉周圍。

然而額葉(尤其是前部)被認為是執行功能的關鍵樞紐。

ADHD的大腦發育被延遲,但它確實在之後能及時“趕上”,而受影響最大的是允許個人發展其執行功能相關的大腦區域。

對於ADHD們來說,他們難以對自己的思維和行為進行監控和調節。元認知是指對自身認知過程的認知和控制,包括對自己的注意、記憶、思維等心理活動的監控和管理。

由於ADHD的元認知能力缺陷,他們往往無法及時察覺到自己處於壓力或疲勞狀態,導致行為上缺乏自我控制。

而神經遞質是負責在神經元之間傳遞資訊的化學物質,對於注意力、情緒和行為的調節至關重要。ADHD患者的大腦中,特別是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的水準失衡,影響了注意力、衝動控制和情緒調節,進一步加劇了自我意識差的問題。

02A娃工作記憶差

工作記憶,是一種對資訊進行暫時加工和儲存的記憶系統,作為一個暫時處理系統,容量自然有限。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跟我們電腦的記憶體系統一樣。我們大腦存信息的系統則主要是長時記憶,就相當於電腦的硬碟一樣。

平時,我們通過這個記憶體系統接收處理外界的資訊,然後有一部分資訊就會轉入硬碟裡保管起來。這個處理的過程,就受到記憶體容量的影響,記憶體越大,處理速度越快、越順暢。

ADHD孩子的這個記憶體就沒那麼好,所以他處理資訊速度就慢,反映在學習上就表現為記憶、領悟速度比人慢,還容易出錯。

一項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一點。

研究發現:ADHD群體工作記憶的缺陷的原因,主要是ADHD患者前額葉皮質功能異常,或者與其他腦區的“交流”出現了問題。

2020年,德國馬格德堡大學卡羅琳等人對兒童、青少年ADHD的ERP腦電研究發現:兒童、青少年ADHD的腦電p300比正常人振幅要小。

這說明:ADHD群體工作記憶的注意力受損。

工作記憶受損,是導致A娃學習和生活中,狀況頻發的原因之一。

巴克利博士,曾形象地將工作記憶比喻成一個人腦部的導航系統(GPS):

當你需要達到某個目的地,運行良好的導航系統會通過地圖和聲音,幫你規劃最優路線,即使遇到堵車情況,導航系統也會及時為你重新調整路線,保證最快速達到目的地。

工作記憶不足的A娃,常常無法靈活應對腦部大量資訊的存儲和獲取。

02如何説明A娃提升

強大的學習力,本質上是長期積累的知識之間的相互纏繞和依附。

對於基礎不好的孩子來說,學任何知識都是新知識,沒有依附點,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理解消化,最終還未必能學會,這種低成就感會漸漸地引發厭學情緒。

因此,想要説明A娃提升學習成績,可以試試下面幾種方式:

1.強化神經元網路連接

學習的過程就是強化神經元連接的過程。

練習得越多,這些連接就會變得越牢固,當連接加強時,資訊的傳送速率越來越快,學習也更有效率。

可以通過腦電生物反饋訓練來鍛煉大腦皮層,促進神經遞質的分泌和釋放速度,讓突觸更高效的傳遞資訊,強化神經元網路連結。

突觸,是神經元之間在功能上發生聯繫的部位,也是信息傳遞的關鍵部位。突觸越多,信息的傳遞和處理就越快,也就是說大腦越用越靈活。

2.建立獎勵制度

獎勵是對A娃最好的驅動力,雖然他們對獎勵資訊更加遲鈍、要求更高,但如果沒有接受到充分的獎勵,就很難讓他們下次繼續投入熱情。有時候哪怕是口頭的獎勵,也能讓他們開心很久。

家長可以給孩子們使用積分制,當孩子每完成一個任務的時候就換取少量積分,完成大任務的時候可以換取分值較大的積分,隔一段時間就可以用積分換取大的獎勵或實現某個願望的機會。

3.創建家庭會議

家長們可以適當給孩子們提要求,定期和孩子開一個家庭會議,建立可行的家庭規則,詢問孩子自己最近觀察到的一些問題,分析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家長們能從哪些途徑説明孩子等。

在討論的時候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表達他們的感受和想法,比如他們認為最近的數學課太難了,自己聽不懂。家長們進一步問問孩子,別的小朋友有沒有聽懂,是否需要每天回家后家長幫忙講解,還是可以通過其他辦法孩子自己找到解決方法。

家長們可以幫孩子在客廳的角落放一個桌子,自己做晚飯或者做家務的時候監督孩子一起做作業。不僅能監督孩子的進度,增強他們抗干擾的能力,還能陪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