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達人必備!喝出好氣色卻脹氣?這裡教你輕鬆化解尷尬
更新于:2025-04-06 02:06:48

很多人經常會選擇早上喝豆漿,甚至有的人會空著肚子喝一大杯的豆漿,但是空著肚子喝豆漿是很不好的,很有可能會引起肚子脹氣的癥狀,所以為了避免喝豆漿脹氣,喝豆漿前吃一點東西就可以緩解。

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豆漿喝多了會肚子脹,脹鼓鼓得非常難受,特別是有時候在公共場合,因為肚子脹得難受,屁就不受控制地出來了,即難受又尷尬,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如何喝豆漿才能不脹氣呢?其實,這其中有一些小技巧。

實際上,人喝了豆漿會脹氣是大豆中的大豆低聚糖導致的。大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為25%—30%,組成比較複雜,多為纖維素和可溶性糖,其中只有一半可供利用,而另一半則是脹氣因子棉子糖和水蘇糖。大腸中的細菌在利用這些糖的過程中產酸產氣,有利於腸道健康,但也會產生二氧化碳、氫氣及少量甲烷氣體,引起腹脹、腸鳴等現象。除大豆外,扁豆、豌豆、蠶豆、綠豆和花生等豆類作物中均有棉子糖和水蘇糖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豆子吃多了容易放屁的原因。

那麼,是不是喝豆漿脹氣就說明脹氣的人不適合喝豆漿呢?實際上,只要巧妙地改變一下做豆漿的方法,任何人都能夠愉快地享受豆漿的美味。研究表明:脹氣因數耐高溫,但溶於水,大豆一旦浸泡、蒸煮、發芽均可使水蘇糖和棉子糖的含量大幅度下降,這也是為什麼在打豆漿前都提倡先泡黃豆,而不提倡直接用豆粉沖泡豆漿喝的原因。烹飪豆子前先將豆子浸泡1小時左右,然後把水倒掉,可以減小豆子的造氣威力。對於容易脹氣的人,要注意慢慢增加豆類的進食次數和分量,一次不要吃太多,身體就會逐漸適應。

另外需要注意的則是煮豆漿過程中的問題。許多人都認為,豆漿沸了,說明沒問題可以飲用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豆漿濃度比較高,稍微加熱就會出現沸水一樣沸騰的效果,即一般說的“假沸“,溫度在80攝氏度左右時,豆漿便會產生大量的泡沫漂浮在液面上,讓人誤以為煮開了,但實際上此時豆漿並未被完全煮開,其中的有毒物質胰蛋白酶抑製劑和脹氣因數也未被完全去除,此時忙著關火飲用豆漿,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可伴有腹痛、頭暈、乏力等食物中毒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