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裝修預算之謎:別家10萬搞定,為何你的20萬還超支?
更新于:2025-04-06 02:00:50

近年來,我觀察到一個現象:許多面積相近、戶型相似的房子,在裝修成本上卻存在巨大差異。

有些人僅用10萬元就能打造出理想的家居環境,而另一些人則可能需要花費20萬元甚至更多,且往往對超出預算的部分感到困惑。

這種情況並不鮮見,許多人都有此經歷。今天,我將與大家分享一些裝修時可以節省開支的要點,看看你是否也遇到過類似問題。

1、拆改牆面

我發現很多人在裝修時都傾向於改變牆面格局,彷彿不進行這樣的改動就不算真正裝修過。

但實際上,這也是增項最多且最容易引起費用增加的地方。

對於新房來說,簡單的格局調整和牆體建設可能只需幾千元;然而,對於老房子而言,門窗和牆面的大範圍改動會讓成本大幅上漲,尤其是當許多牆面本身狀況良好,無需重新粉刷時,進行此類拆改無疑是增加了不必要的支出。

我的建議是盡可能避免拆改,而是在現有結構基礎上進行調整,這樣不僅考驗設計能力,還更加經濟。

2、水電改造

水電改造也是導致成本差異的一個重要方面,我總結主要有以下四點需要注意。

    其一,設置過多的電位,例如一百平米的房子設有一百多個電位,實際上很多在入住后根本用不到。
    其二,更換開發商原配的PPR水管,即使打壓測試無問題,也選擇了更換,這是不必要的開支。
    其三,水電佈局追求走頂或過於規整,其實這並非必要,因為後期鋪磚吊頂會遮蓋這些部分。
    其四,選材用料過於追求高端,比如一個衣帽間使用過量的電線,實際上並無此必要。

3、過度追求風格細節

雖然細節確實決定成敗,但“大巧不工”也同樣重要。

許多人在裝修時盲目追隨潮流風格,並將所有可行的元素搬回家中,不論是否合適。

例如,為了營造復古風,加入拱形門、彩繪玻璃、銅製落地燈等元素,這不僅使預算高於他人,而且隨著時間推移,一旦審美改變,這些過時的元素將如何處理?

事實上,在喜歡的風格的基礎之上做減法,不僅可以省錢,還能提升家居的耐看度。記住,少即是多。

4、複雜的背景牆設計

請慎重考慮背景牆的設計。我現在能接受的背景牆設計,僅限於使用不同顏色的乳膠漆。像大理石、木格柵、石膏線條甚至是軟包設計,我統統反對,這些容易讓人審美疲勞。

僅僅床頭和電視背景牆兩處,就可能讓你的裝修預算比別人高出上萬元。現在你明白為什麼別人10萬元能搞定,而你家卻要花20萬元了吧。

5、定製櫃過多

定製櫃能有效利用空間並提供隱藏式收納,但過多定製只會增加裝修成本並壓縮室內空間。

臥室衣櫃、玄關櫃、廚房櫥櫃這三樣基本是必需的,但對於榻榻米、餐邊櫃、滿牆電視櫃等,應根據實際需求謹慎考慮。

減少定製櫃的數量,選擇成品傢俱,相信我,你不會後悔的。

6、衛生間過度裝修

此外,我還注意到這幾年衛生間裝修中的一些“時尚”元素,也讓預算大幅增加。

尤其是外置半牆洗手台的設計,為了追求特定效果而特意砌牆改水電,不僅容易顯得淩亂,還會縮小本就不大的衛生間空間。

諸如壁掛馬桶、智慧鏡櫃、隱藏式淋浴設施等,並未顯著提升實用性(甚至降低),反而是典型的增加裝修預算的例子。

即便進行了這些改造,最終的效果和別人家10萬元裝修出來的差不多,那麼何必如此呢?

7、過分追求高端電器

最後是家電選擇。目前仍有不少人對某些品牌和價格線以上的家電持有盲目信任的態度。然而,如今的家電品質控制和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只要選擇大品牌的產品,無論是品質控制還是售後服務都有一定保障。經過多年市場競爭,如今還需為品牌溢價買單,導致裝修超預算,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總之,在相似的裝修情況下,別人家10萬元就能完成的專案,你家卻需要20萬元,往往就是由於進行了這些不必要的裝修。

當然,責任不全在自己,一些裝修公司和工長的不當增項也需警惕。多方對比,增加裝修知識的了解總是有益的,畢竟預防勝於治療,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