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開會晚總結、上班禁玩微信微博?釘釘被曝嚴抓考勤
更新于:2025-04-04 10:42:47

介面新聞記者 | 宋佳楠

不少打工人每日必用的釘釘“釘住”了自己的員工。

4月3日,有網友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爆料,在原釘釘創始人陳航(花名“無招”)回歸擔任CEO後,釘釘內部開始大力整頓考勤與工作紀律,一系列舉措引發廣泛關注。

有自稱為釘釘員工的人士透露,無招親自巡查工區時,發現部分團隊負責人不在工位,甚至有人在下午1點半之後仍在休息,這一現象促使他迅速採取行動。

根據爆料內容,目前,釘釘明確要求員工早上9點上班,並組織早會,晚上進行工作總結,旨在保持團隊的快速回應能力。紀律整頓方面,要求員工在午間13:15後必須進入工作狀態,上班期間禁止使用手機流覽微信、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

同時,無招還強調團隊成員要深入瞭解用戶場景,產品研發不能脫離實際,技術人員必須親自編寫代碼,甚至要學習Python語言。

此外,釘釘內部還宣導減少純管理崗位,鼓勵員工使用自己的產品,並以產品為傲,在社交場合主動推廣釘釘,例如添加微信時可以說 “不好意思,我只有釘釘”。全員需要努力學習共創三部曲,務實且踏實地踐行相關理念。

上述內容尚未得到釘釘官方確認,不排除部分內容有曲解和誇張之處,但多方消息表明,無招的確有重整釘釘之意。

作為釘釘的締造者,無招在阿里體系內以 “產品原教旨主義者” 著稱。他是阿里創業元老級人物,1999年成為阿裡首位實習生,後赴日在惠普積累技術管理經驗,2010年回歸阿裡負責淘寶主搜索等專案。

2015年,其帶領團隊推出釘釘並獲成功,使釘釘在短短三年內用戶數突破一億,甚至促使微信推出企業版應對競爭。然而,2020年 “雲釘一體” 戰略實施后,釘釘的使命發生轉變,從服務中小企業轉向為阿裡雲導流大客戶,這導致產品複雜度增加,中小企業用戶體驗下滑。無招也因理念差異離開阿裡,先任張勇助理后離職創業投身跨境出海領域。

無招離開後,接任的葉軍雖推動了用戶數量的增長——2024年釘釘MAU(月活躍用戶數)達7.2億,但研發資源的60%被投入到大客戶定製專案中,釘釘的普惠屬性逐漸減弱。

在業績表現上,釘釘在併入阿裡雲後,用戶數突破7億,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其年收入超2億美元,其中大客戶貢獻佔比超60%。但與此同時,由於生態開放度下降,獨立軟體開發商(ISV)對 “平臺淪為管道商” 的抱怨聲不斷。

如今,隨著阿裡雲分拆計劃終止,集團重新審視To B業務邏輯,釘釘從阿裡雲剝離獨立運營,無招回歸掌舵。

此次釘釘被曝嚴抓考勤,有分析認為是該公司希望重塑團隊創業初期的拼搏作風,進而推動釘釘在產品創新、用戶體驗優化以及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

另一方面,無招的回歸也是阿裡政策回調的信號。有消息稱,釘釘正測試 “AI能力分級開放” 機制,中小ISV或可通過貢獻場景數據換取低門檻接入許可權。

未來,無招能否帶領釘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重新找回優勢,實現戰略目標,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