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原內科主任,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創始所長陸道培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4月2日16時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陸道培遺體告別儀式定於2025年4月8日(星期二)上午8時,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
陸道培院士 資料圖
據訃告,陸道培1931年10月30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1955年畢業於中南同濟醫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后任職於北京中央人民醫院(現北京大學人民醫院)。1981年創建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並擔任所長,1984年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1986年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北京大學血液病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首席專家)。1992年,他發起創建中華骨髓庫,1996年建立國內首家臍帶血庫。1996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
陸道培還是陸道培醫療集團創始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陸道培醫療集團官網已經變成黑白介面。網站資料顯示,陸道培院士1964年率先在亞洲開展骨髓移植,採用雙胞胎姐妹的骨髓成功救治了一位22歲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成功完成了亞洲第一例骨髓移植,患者無病存活60年,是迄今為止國際上骨髓移植后生存最長的病例之一。1981年陸道培成功完成了中國首例異基因骨髓移植,骨髓持久植活,患者無病生存至今,並於同年創建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
上世紀90年代,陸道培積極呼籲並參與籌建中華骨髓庫,宣傳成立骨髓庫的必要性,普及捐獻造血幹細胞治療疾病和對捐獻者健康無損的知識。1997年,陸道培建立了中國首個國家批准的臍帶血庫,並於2000年首先成功開展成人雙份臍帶血移植,為亟需移植的患者開闢了又一個造血幹細胞的來源。早在2002年陸道培建立了GIAC方案,在開展親屬間HLA配型半相同移植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使得半相同移植與同胞相合移植的結果相媲美,該項臨床結果於2005年就在線發表在血液學領域著名的雜誌《Blood》上。該方案已被國內大多數醫院所採用,一些國外的醫院也嘗試採用此方案進行半相同移植,均取得相似的結果,進一步奠定了我國半相同造血幹細胞移植水平處於國際領先的基礎。
官網資料顯示,陸道培醫療集團是陸道培院士在2012年創建的一家專注於血液病及腫瘤治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民營醫療集團。經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發展到四家醫療機構: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北京陸道培醫院、北京陸道培血液病醫院、上海新道培血液病醫院,擁有病床共計1166張,百級層流無菌病房161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