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手電影
懸疑刑偵劇《烏雲之上》“七年磨一劍”,即將於4月3日登陸愛奇藝迷霧劇場。由孫儷、羅晉、李小冉領銜的頂級陣容,搭配多線交織的硬核案件,還未開播便已登上熱搜榜首。作為國產劇市場中少見的女性視角刑偵劇,它能否打破傳統框架,成為下一個現象級爆款?
1. 碎屍案背後的驚天迷局
《烏雲之上》以2017年南方小城的一場暴雨開篇,沖刷出的碎屍案揭開了全劇序幕。孫儷飾演的女警韓青,在搭檔鐘偉(羅晉飾)離奇失蹤後,發現新命案與其失蹤存在隱秘關聯。隨著調查深入,失蹤案、殺人案、販毒案三線交織,警方逐步撕開一個龐大犯罪集團的面具,而警局內部的“內鬼”更讓真相撲朔迷離。
2. 多線敘事下的懸疑張力
與常規刑偵劇不同,《烏雲之上》採用“時空交叉+多案並行”的敘事結構。導演花箐(代表作《八角亭謎霧》)以紀實手法呈現員警追凶與兇手作案的雙線博弈,通過碎片化線索的拼湊,讓觀眾在“沉浸式解謎”中體驗抽絲剝繭的快感。
3. 女性視角的突破性表達
劇中,韓青不僅是案件的核心推動者,更展現了女性刑警的複雜內心:面對搭檔失蹤的焦慮、對抗犯罪集團的果決,以及在親情(李小冉飾心理醫生姐姐)與職業信仰間的掙扎。這種細膩的情感刻畫,填補了女性刑偵劇的市場空白。
1. 孫儷:從“甄嬛”到“女警”的蛻變
孫儷時隔20年再度飾演員警角色(以前為《玉觀音》),此次她塑造的韓青外冷內熱,因家庭變故養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卻在追兇時展現出近乎偏執的堅韌。劇組透露,孫儷為貼近角色,提前數月學習刑偵技能,甚至在拍攝中拒絕替身完成高危動作戲。
2. 羅晉:神秘失蹤背後的演技爆發
羅晉飾演的鍾偉,表面是溫柔正直的刑警,實則背負著臥底毒販集團的秘密任務。其失蹤之謎貫穿全劇,角色在正邪邊緣的掙扎成為劇情最大懸念之一。與孫儷的二搭(前作《安家》),從房產仲介到刑警搭檔的轉變,被觀眾評為“化學反應滿分”。
3. 李小冉:亦正亦邪的“靈魂支柱”
李小冉飾演的心理醫生周雪曼,既是韓青的姐姐,也是其精神導師。角色遊走在理性分析與情感支持之間,與韓青的互動為硬核劇情增添溫情底色。此前她在《慶餘年》中“瘋批長公主”的形象深入人心,此次轉型更顯演技層次。
4. 導演與編劇:新人團隊的“野心之作”
導演花箐以手持鏡頭和動態光影強化懸疑氛圍,而編劇王不、一瑩雖是新人,卻大膽採用“真實案件改編+心理剖析”的創作模式。劇組為還原刑警日常,深入多地警局調研,甚至邀請刑偵專家全程指導。
1. 紀實美學:讓觀眾“身臨案發現場”
劇集採用肩扛式攝影和自然光效,模擬紀錄片質感。例如碎屍案現場的血跡、雨夜追凶的泥濘場景,均以近乎真實的細節呈現,被網友稱為“隔著螢幕都能聞到血腥味”。
2. 尺度突破:直面黑暗與光明
從碎屍拋屍的視覺衝擊,到警局內部的權力博弈,《烏雲之上》打破國產劇傳統尺度。但主創強調:“所有大尺度畫面均為劇情服務,旨在揭露罪惡本質,而非販賣暴力”。
3. 音樂與音效:懸疑氛圍的“隱形推手”
環境音效的巧妙運用(如雨聲、腳步聲、時鐘滴答)與低沉的背景音樂交織,營造出壓迫感十足的視聽體驗。預告片中孫儷的獨白“真相之上,永遠是烏雲”,配合陰鬱色調,瞬間將觀眾拉入迷霧。
1. 致敬警察群體的“平凡偉大”
劇集通過韓青、鍾偉等角色,展現刑警在高壓工作中的職業信仰。無論是韓青賭上職業生涯追查真相,還是鍾偉為臥底任務忍辱負重,均傳遞出“正義或許遲到,但永不缺席”的價值觀。
2. 探討人性與制度的灰色地帶
“內鬼”設定直指體制漏洞,而犯罪集團的精密架構則影射現實中的黑惡勢力。編劇表示:“我們想討論的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在複雜環境中,人如何堅守初心”。
3. 女性力量的多元表達
韓青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女強人”,她的脆弱與剛強並存,打破了性別刻板印象。正如導演所言:“女性視角的刑偵劇,不僅是破案,更是對生命與情感的深度挖掘”。
1. 天時地利:懸疑劇的“稀缺紅利”
當前市場甜寵劇扎堆,《烏雲之上》憑藉硬核題材與實力陣容搶佔先機。愛奇藝迷霧劇場(《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的廠牌加持,更讓其未播先火。
2. 觀眾反饋:期待值與爭議並存
儘管預告片播放量破億,但部分網友擔憂“多線敘事可能導致劇情混亂”。對此,編劇回應:“觀眾需耐心跟隨線索,最終所有伏筆都將閉環”。
3. 行業影響:或推動刑偵劇類型革新
若成功,《烏雲之上》或引領國產劇向“強劇情+深人性”方向轉型。影評人馬慶雲評價:“它證明瞭刑偵劇不止於獵奇,更可以成為時代精神的鏡像”。
《烏雲之上》的野心,不僅在於講好一個懸疑故事,更在於用影視語言叩問人性與正義。4月3日起,這場關於真相與信仰的追逐戰即將打響。正如劇中所說:“烏雲之上,永遠有人守護光明。”我們不妨一同期待,這部作品能否成為國產刑偵劇的新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