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網路評論家留幾手針對智能駕駛技術發表了獨到見解。他指出,原本被稱為“輔助駕駛”的技術,不知何時悄然更名為“智能駕駛”,而後為便於大眾理解,又進一步簡化為“智駕”。這一名稱變化的背後推手,留幾手表示並不清楚。
留幾手進一步闡述道,智能駕駛技術在宣傳時被大肆渲染,企業通過各種方式暗示消費者,這是他們的核心技術,並頻繁以此進行各種比拼和演練。然而,當消費者滿懷期待地認為智能駕駛可以讓他們從駕駛中解脫出來時,卻常常遭遇突發情況,智能駕駛系統無法應對,緊急將控制權交回給司機,而留給司機反應的時間往往只有短短一秒鐘。
他形象地描述了一個可能的危險場景:“當你抬頭時,前方是一個大坑,左側是隔離帶,右側則是逆行車道,與前車的距離僅剩幾十米。此時,一秒的倒計時開始,你內心的恐懼和無助可想而知。”
留幾手強調,如果智能駕駛技術尚不能做到全程無憂、成熟可靠,或者企業不願為可能發生的後果承擔責任,那麼就不應該進行過度宣傳。他認為,這種誇大其詞的做法可能會誤導消費者,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留幾手還提及了近期他因對小米創始人雷軍的評論而登上熱搜的事件。他表示,自己並不想被當作攻擊他人的工具,不希望自己的言論被斷章取義,用來帶節奏。他強調,自己一直對雷軍和小米持正面態度。
“雷軍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也是我們所有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榜樣。”留幾手說道,“我堅決支援小米和雷軍。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在前進的道路上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我相信小米公司能夠妥善解決這些問題。我也祝願雷軍先生一切順利,事業蒸蒸日上。”
留幾手的此番言論,無疑是對智慧駕駛技術現狀的一種深刻反思,同時也表達了他對雷軍和小米的堅定支援。這一觀點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