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車市場近年來蓬勃發展,但里程焦慮問題依舊困擾著不少車主。這一焦慮主要源於兩大難題:充電設施不足和續航里程有限。
在充電難題中,充電樁的布局不夠廣泛和充電速度不夠快是兩個關鍵點。充電樁的廣泛佈局需要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而提升充電速度則是車企可以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的目標。近期,一份關於電動車充電速度的榜單引起了廣泛關注。
在這份榜單上,比亞迪憑藉出色的充電技術位居榜首。然而,在兆瓦級超充樁的實現上,比亞迪並非先行者。去年,嵐圖已率先發佈了全球首個兆瓦級品牌超快充樁——嵐圖VP1000,其峰值功率高達1000kW,最快可實現充電1秒續航1.7公里。
儘管如此,比亞迪在隨後的時間里,通過不斷的技術研發,將車端的充電速度進一步提升。同時,榜單上其他車企的表現也不容忽視。小鵬、極氪、蔚來等車企建設的超充樁功率同樣驚人,800kW已成為第一梯隊的標準,600kW以上也成為主流。
理想汽車的5C超充樁雖然功率達到520kW,但在榜單上僅排名倒數第二。不過,即便如此,其超充樁的峰值功率也遠超特斯拉的V3超充樁。當然,有人可能會提到特斯拉的V4超充樁尚未進入國內市場,但即便以V4的500kW功率水準來看,其在未來進入國內後,在榜單上的排名恐怕也會是倒數。
除了充電速度,這份榜單還揭示了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超充站的建設數量。在各大新勢力車企中,蔚來雖然以換電為主打,但在充電站的建設上同樣不遺餘力,全國已有超過4300座蔚來充電站,數量遙遙領先。蔚來還在全國佈局了三千多座換電站。
極氪、小鵬、特斯拉等專注於純電動車發展的車企也建設了大量的充電站。理想汽車在過去一年中更是瘋狂建站,數量已接近2000座。而華為則選擇了另一條道路,主要面向B端市場,向充電站轉銷商和代理商提供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援,幫助企業打造更好的充電樁。
值得注意的是,車企目前佈局的超充站中,並非所有充電樁都是最高功率的型號,但整體數量仍然相當可觀。這些充電樁的廣泛布局和不斷提升的充電速度,無疑為純電動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這些新勢力車企相比,比亞迪在充電樁佈局方面顯然需要加大力度。作為國內銷量最好的新能源車企,比亞迪目前的充電樁佈局仍處於“計劃”階段。然而,隨著比亞迪終於決定開始建設充電樁,憑藉其龐大的體量,短時間內建設數千座兆瓦級充電站也並非難事。期待比亞迪能夠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補能建設貢獻更多力量,讓更多純電動車主享受到兆瓦超充樁帶來的便捷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