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科學家”顏寧又上熱搜了。
要說科學界最受關注的女神級人物是誰,那一定非顏寧莫屬。
不滿30歲時,她就成為了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正教授和博士生導師。202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最近,顏寧又獲任微生物改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而提起她,也會讓人忍不住想起她的閨蜜李一諾,同樣手握人生大女主劇本,擁有開掛一樣的人生。
比起顏寧,李一諾更接地氣,事業生活兩不誤。
李一諾18歲時考入清華,27歲成為生物學博士,僅用6年,就成為世界500強麥肯錫最年輕的合夥人。
38歲時,她受全球首富比爾·蓋茨邀請,成為了蓋茨基金會中國區首位執掌的女性。
2020年,她又成功登上知名雜誌《財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業女性”榜單,一躍成為萬眾矚目的傳奇人物。
更讓人羨煞的是,這樣高強度的工作,李一諾還抽空生了三個孩子,事業和家庭十分圓滿。
李一諾的童年,常被陰影籠罩。父親酗酒成性,動輒對她和母親拳腳相向。
在無數個杯盤狼藉的日子里,母親卻始終樂呵呵的笑臉深深烙印在李一諾心裡。
她回憶:“我好像從沒見過母親真正失落的樣子。”
母親李蓮娜是她的精神支柱與人生導師。
作為知青下鄉的“鐵姑娘”,李蓮娜自學考入山東大學化學系,從車間工人一路逆襲為總工程師。
她常對女兒說:“責任比什麼都重要。”
一次化工廠爆炸,所有人逃生時,李蓮娜卻逆行衝進火場關閥門,只因“那是我的責任”。
但母親的優秀卻只成為父親嘴角的一抹不屑。
12歲那年,父母離婚,李一諾義無反顧跟著母親,離開了那個支離破碎的家。
為了給女兒更好的陪伴,母親向化工廠提出辭職,之後賣服裝、搞批發,嘗試一切能賺錢的活計。
李一諾也從沒辜負母親的期望。
1996年,李一諾以保送生身份進入清華大學生物學系,與顏寧成為同窗密友。
初入清華,面對身邊優秀且勤奮的同學,李一諾曾感到自卑與畏縮。
但她堅信,努力一定可以填平任何差距。
大學時光,李一諾日復一日5點起床背單詞,深夜裹著軍大衣在實驗室做數據。
為了攻克最頭疼的微積分,她甚至連續72小時推導公式,最後暈倒在圖書館。
導師曾評價李一諾:“她不是天才,而是個敢把命押給目標的瘋子。”
在李一諾的努力下,大學期間,她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畢業後,她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繼續深造,一路攻讀至博士學位。
然而,當大家都以為她會走上科研道路時,她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選擇了另一條路。
2005年,27歲的李一諾拿到UCLA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
面對留校任教的機會,她卻放棄了,而是加入全球有名諮詢公司麥肯錫。
“生物背景?你知道諮詢是什麼嗎?”面試官質疑,李一諾反問:“您知道如何用分子模型解釋商業決策嗎?”
憑藉自己優秀的簡歷和突出的面試表現,李一諾順利成為了麥肯錫的一員。
但跨行並非易事。
作為公司唯一一名非商科背景的異國員工,剛開始的李一諾連財務報表都看不懂。
“我能做的,就是付出200%的努力做好每件事。”在李一諾看來,努力是可以做成任何事的萬能法則。
在麥肯錫上班的日子,她用勤奮和刻苦不斷填平自己專業的空白,不斷驅散內心的自卑。
很快,李一諾迎來了職場的轉捩點。
一次,公司接到了一個棘手的專案,就在大家紛紛投降的時候,李一諾卻用自己出色的表現征服了所有人。
事後,一位以挑剔著稱的德國高管握著她的手說:“一諾,我想告訴你,你的工作非常出色。”
這句鼓勵成為了李一諾不斷前進的力量。
2008年,李一諾成為麥肯錫北京辦公室最年輕的全球合夥人,年薪突破百萬美元。
但職場巔峰並未讓她滿足。
2010年,李一諾迎來人生轉捩點:結婚並懷孕。
四年間,她生下三個孩子並創下“奇跡”:白天處理百萬級專案,深夜哄娃餵奶,週末還要參加家長會。
她回憶:“別人問我怎麼平衡事業家庭,其實我每天都在失衡,但我只能繼續。”
她的故事,似乎已經足夠傳奇,但對李一諾來說,還遠遠不夠。
2015年,已加入麥肯錫10年的李一諾,陷入迷茫。
而一次與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會面,讓她堅定了下一個人生目標:改變世界。
加入蓋茨基金會後,李一諾推動基金會聯合清華大學、北京市政府成立了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利用中國的生物醫學研發能力,填補全球的健康需求。
特別是疫情爆發後,她積极參與了基金會的抗疫專案,從疫苗研發到公共衛生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貢獻。
有人問她是否後悔放棄高薪,她回答:“如果重來,我還會做同樣的選擇。”
2016年,李一諾帶著全家回到中國北京。
然而,新的問題出現了。
和所有媽媽一樣,李一諾為了兒子上學的問題而焦慮。
她不認同國際學校將中國孩子當外國人教育的方式,但也意識到公立學校身陷應試泥潭的困境。
2020年,李一諾選擇再次“折騰”,她與合夥人共同創辦了“一土”教育,致力於探索一種結合應試教育與國際教育的創新模式。
她主張教育應注重個人化,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老師、學生和家長可以通過互動和樂趣共同學習,攜手進步。
她希望以一種社會參與的方式探索一條通往未來的路徑,重構教育的生態。
隨著時間的流逝,李一諾所創辦的“一土”教育正不斷被更多人認同。
如今的李一諾,已經走過47歲的年華,童年陰影教會她“在廢墟中尋找光”;
麥肯錫的十年磨鍊讓她學會“獲得前進的力量”;慈善與教育更讓她明白“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李一諾的故事,早已遠超“學霸”“女強人”等標籤。
她用自己的成就證明:女性可以兼具事業與家庭,可以追求理想而不被定義,可以在任何年齡重啟人生。
正如她給孩子們的信中寫道:“不要害怕‘折騰’,因為那是成長的勳章。”
李一諾和顏寧,這對好閨蜜,如今在不同的領域發光。
她們的故事,也鼓勵著無數女孩,“她”的力量,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