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瀟湘晨報的一位攝影記者踏上了前往緬甸曼德勒的行程。自廣州乘飛機至仰光後,北京時間3月30日19時,記者在仰光與一支中國的救援隊碰面。
在仰光,緬甸湖南商會等在緬的商會給救援隊伍及媒體記者等提供了接應,務求快且安全地將大家送至震中附近受災嚴重的區域如曼德勒、內比都等。
當晚,記者與他隨同的救援隊人員星夜踏上了前往曼德勒的路,全程超過600公里,“在從仰光到曼德勒的最後160公里,車隊走散了,救援車隊已經連續開了8個小時。越往後走,路上的同行者越少。”
在馬不停蹄驅車8小時後,大家在路邊稍作休整,因一直沒有進食,一份簡單的盒飯都讓眾人吃得很香。
中途記者看到滿天繁星,詢問到了哪裡,被告知已經到了曼德勒的密鐵拉。
吃完盒飯後,為不耽誤救援時間,一眾人繼續往目的地趕路。
由於路況複雜,車程14小時後,北京時間3月31日上午,記者終於抵達了曼德勒的瓦城。在進入瓦城區域后,記者一路可以見到倒塌的房屋。一邊是救援隊在廢墟里探尋幸運者,一邊是曼德勒人努力恢復正常生活。
到目的地後,並未多休息一秒,記者與救援隊員均立馬奔赴救援現場。
在3月31日Win star酒店救援現場,有一名男子在廢墟外呼喚自己被壓在內部的弟弟,並向到現場的每一支救援隊溝通弟弟被埋的大致位置,期盼弟弟能被救出。
中午,救援隊在該酒店爆破前夕,發現疑似生命跡象,爆破工作立馬被叫停,救援隊持續搜尋中。
記者為了完整記錄這段救援實況,頂著40多攝氏度高溫,從多角度記錄曼德勒的救援進展,一度中暑。
雖然已過“黃金72小時”,但救援仍在繼續。
瀟湘晨報記者段穎琪 胡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