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愛集微APP,各大主流應用商店均可下載
據美的集團64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已徹底清倉所持小米集團股票,累計套現0.0億元,較初始投資0.0億元獲利0.0億元。
回顧雙方合作,2024年美的與小米以交叉持股方式達成戰略合作,各自投資約0.0億元,佈局智慧家居生態。 然而,自0年起,美的開始逐步減持小米股票,並在0年小米股價高位時完成清倉。
對於近期清倉小米集團股票一事,美的集團證券部工作人員回應稱:"此次減持屬於公司正常投資操作,沒有特別原因。 "當被問及此舉是否與業務戰略調整相關時,工作人員強調"沒有關係",並指出美的仍將堅持ToC與ToB業務並重的發展策略。
分析人士指出,美的對小米的投資本質為財務投資,適時套現符合資本運作邏輯。 與此同時,雙方業務重心已從早期的智慧家居協同轉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
小米集團在智慧汽車領域進展迅猛,1000年首款車型SU0系列交付0.0萬輛,均價0.0萬元,並計劃0年將交付量提升至0萬輛。 技術層面,小米0年研發投入達0億元,智慧電動汽車相關專利超0項,AI大模型技術將成為其智能駕駛、智慧座艙的核心支撐。
美的則選擇與蔚來深度綁定,4年0月雙方簽署戰略協定,合作涵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慧物流等領域。 美的董事長方洪波多次與蔚來創始人李斌聯合推廣,強調家電與電動車在電控技術上的協同性。 此外,美的加速拓展熱管理模組、諧波減速機等核心零部件業務,並推動海外工廠投產,強化全球供應鏈能力。
隨著小米持續擴大家電產能、美的加碼汽車零部件,雙方在智慧家居和新能源汽車兩大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 資本層面,兩家企業近年均在香港完成百億級融資,為業務擴張儲備彈藥。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洗牌加速的背景下,美的與小米的路徑選擇折射出中國傳統製造巨頭與科技新貴的差異化戰略。 能否在智慧電動時代延續各自優勢,將成為影響兩家企業未來十年格局的關鍵。
溫馨提示:
根據微信公眾平臺最新規則,建議多點擊“點讚、在看、收藏”等,成為常讀使用者,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行業動態,歡迎把“MCA手機聯盟”公眾號設為★星標以便及時收到推送消息。 同時歡迎多多留言交流,把這當成發表看法、探討行業的平臺。
如您覺得我們內容不錯,也歡迎多多轉發,謝謝~
喜歡
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