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3月31日消息,本月28日14時20分,緬甸中部發生7.9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之後又多次發生餘震,最高7.5級。
這起地震今年以來全球最強的地震,不僅造成緬甸曼德勒地區重大傷亡,其衝擊波甚至波及700公裡外的泰國曼谷和中國雲南省,英國劍橋大學地震學家詹姆斯·傑克遜形容,這場強震“如同一把巨刀切入地球”。
緬甸強震引發了世界關注,同時也對同為地震多發國的日本帶來了強烈警示,近日,日本政府方面公佈了有關“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的最新損失估算數據。
數據顯示,如果“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發生,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可能超過292萬億日元,較上一次在2013年得出的估算值(約220萬億日元)大幅上升,且至多或導致29.8萬人死亡。
研究已知,以日本東海地區以西的太平洋沿岸為震源的巨大地震迄今為止反覆發生,最後一次是在上世紀40年代中期。
日本氣象廳及地震相關專家等方面認為,自靜岡縣到南九州海域的南海海槽,在未來有發生特大地震的風險,並持續在關注和評估相關數據。
結合今年1月份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最新評估數據可知,南海海溝今後30年內發生規模8至9級地震的概率,已提高至約80%水準。
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平田直例行會議後表示:“南海海溝地震可能100年發生一次,每經過一年,發生概率提升約1%,並非概率驟升,但隨時都可能發生,希望大家做好防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