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它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導致肝臟脂肪代謝功能異常、肝臟內酯類物質動態失衡、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正常情況下,肝臟內的脂肪含量占肝臟濕重的3%一5%,這是比較健康的狀態,但若是超過5%,或者若有50%以上肝細胞有脂肪化的趨勢,則有脂肪肝的風險。
這種疾病非常常見,患病人數也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浙江某醫院曝光了一份27萬人體檢的大數據,其中近1/3有脂肪肝的傾向。除此之外,高血脂、高血壓、高血尿酸等代謝性疾病普遍位列其中,並且,更讓人擔憂的是,年輕人的代謝性疾病檢出率越來越高。
因此,我們必須要認識這種疾病,並且要重視起來。認識脂肪肝,必須先瞭解一下這三個誤區。
誤區一:脂肪肝是胖人的專利,瘦的人不會得
很多人一聽脂肪肝就認為肥胖的人才會得這種病,瘦人體內脂肪本來就少,不會得脂肪肝。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從臨床研究上來看,肥胖的人確實比平常人患脂肪肝的風險更高,但是並不意味著瘦的人可以倖免。因為體內脂肪的代謝與肝臟、血液等等都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瘦人體質偏差,也會出現脂肪代謝異常的情況,那麼就有患脂肪肝的可能。
誤區二:吃肉多就會得脂肪肝
我們知道,脂肪肝的主要因素還是個體脂肪代謝異常,吃的肉多並不一定就會導致代謝異常,因此也就是說吃肉多並不會直接導致脂肪肝。其實很多時候,那些比較肥胖的人們也並不是因為吃肉多才導致體重上漲的,碳水化合物的過量攝入也會導致肥胖,引起脂肪肝患病幾率上升。
誤區三:老年人才會得這種病,小孩沒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新陳代謝會逐漸降緩,各組織器官的代謝功能也慢慢減弱,患脂肪肝的風險自然比年輕人高。在脂肪肝的臨床患者中,55歲以上老年人約佔60%,兒童比重較小,但並不是兒童就沒有患病的可能了。在對兒童患者的研究中發現,肥胖兒童患脂肪肝的風險較高,其次是肝臟功能不全的兒童。
脂肪肝的治療複雜並且很痛苦,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特別注意日常習慣和飲食結構,預防脂肪肝的發生。
1.合理膳食
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多吃水果蔬菜,並且注意補充蛋白質(蛋白質可以促進肝臟脂肪代謝),少吃油膩的食物。
2.適量運動
做到每天運動半小時,按照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促進脂肪代謝。
3.心情愉快
人的情緒與肝臟健康關係密切,生活中盡量保持平穩的心態、愉快的心情,少生氣、不憂鬱,樂觀開朗,積極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