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A
近期,王寶強時隔多年再次傾情出演的電視劇《棋士》熱播,就被當作“真窮人”的典範。
《棋士》中真實、細膩的表演令人動容,貼近現實的服化道讓人信服,精妙的剪輯讓人直呼過癮。
而同期播出的《陌上又花開》似乎變成了是“反面教材”,處處都相似,處處都比不過。
從角色設定到服化道每一處細節都寫滿了“懸浮”,被批評為“假窮人”。
那麼,兩部題材相似又同期播出的電視劇,怎麼會收穫如此不同的評價呢?跟隨小編的步伐來分析一下吧!
《棋士》中,王寶強飾演的崔業是一名底層的圍棋老師,生活十分拮据,連給兒子買一份肯德基兒童套餐都要思考再三。
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一點超出預期的生活開支,都只能猶豫半天,最終咬牙放棄。
他的錢包破破爛爛,穿著發黃的襯衫,用著老舊的插排,櫥櫃裡的過期的報紙還得攢著,等待派上用場的那一刻。
連父親的遺照都只能和報紙擠在一起。
不僅如此,學校還把魔爪伸向他的比賽獎金,面對校長拿了便宜不賣乖的嘲諷,他只能忍氣吞聲,接受“怎麼什麼都惦記”離譜指責。
而《陌上又花開》中80年代的農村姑娘,手白嫩細膩,臉乾淨透亮又白淨,哪有面朝黃土背朝天,飽受風霜的樣子。
村委會的暖水壺和桌子嶄新不說,還越看越像現代樣板間,沒有居住痕跡,更沒有那個年代專屬的質樸感。
《棋士》中,寫盡了底層人物的無奈,崔業莫名其妙被車行的人瘋狂辱駡,屈辱又無奈,但又只能低頭退讓。
哥哥可憐他,施捨了個漢堡,怕哥哥擔心,只能強撐起笑容,努著尊嚴嘴硬“吃過了慶功宴”,窮人的隱忍與自尊展露無遺。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只找苦難人。
為了湊夠兒子的手術費,他只能賤賣珍藏的煙,甚至接受對手的羞辱性棋局。
而相比之下,《陌上又花開》中的窮人設定懸浮又可笑,角色的小兒科般的困境,不知道是怎樣缺乏生活常識的人費盡腦筋想出來的。
過於精緻的服化道,讓觀眾誤以為是某個年代版走秀。
不要說上世紀80年代了,哪怕是今天的農村也嫌少,有人可以有這樣的生活條件。
打著農村貧困的旗號,但卻流於表面。
什麼都想講,但是浮皮潦草的製作,有什麼都講不好,變成徒有虛名的“皮包公司”。
王寶強出身草根,對底層人民生活有著充分體驗與理解,
再加上他又是一個優秀的演員有著足夠的共情能力,善於發現生活中的點滴。
他通過細微的表情,恰到好處的肢體語言,精準刻畫了崔業被生活的重壓摧殘的壓抑與掙扎,在絕境之中不甘服輸的希望與熱血。
本就敏感的崔業,在取錢時就因櫃員怠慢而發怒,自卑的人往往會爆發出強烈的自尊心,
被壓抑已久的底層人民更容易被自己想像出來的不公擊垮。
而《陌上又花開》的演員又是怎麼做的呢?他們的外形十分靚麗,但是他們的表演又非常浮誇,缺乏真實感,。
編劇在編,演員在演,道具在設計的時候,完全忽略了80年代農村人的角色設定。
她們的妝容和舉止,與其說像一個農村姑娘,更不如說像一個都市偶像劇中的時尚女強人。
《棋士》播出後,觀眾紛紛稱讚,不忍心多看,好像在看自己的人生。
對一個演員最好的誇獎,就是難以分清哪裡在表演。
觀眾紛紛表示崔業“窮得能從螢幕溢出來”,王寶強的演技被譽為“紀錄片式真實”。
該劇在央視八套和騰訊視頻同步播出后,迅速成為收視冠軍,央視收視率破1%,騰訊視頻懸疑劇熱度榜排名第一。
首播當日,騰訊視頻播放熱度突破20000,作為2025年騰訊“X劇場”的開篇之作,吸引大量討論。
觀眾普遍認為王寶強將底層小人物的掙扎、壓抑與黑化過程演繹得淋漓盡致,
尤其是“五張臉”的表演方式(從窩囊到兇狠的轉變)被讚為“電影級演技”。
前兩集就通過信用社搶劫案和會計綁架案迅速推進劇情,黑色幽默與緊張氛圍結合,節奏之快,讓人直呼過癮。
其實國內很少有以反派為主角的電視劇,崔業的黑化折射了社會底層人物的生存困境,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性。
王寶強憑藉精湛的演技、真實的社會底層刻畫和高品質的製作,贏得了觀眾和主流媒體的高度評價。
儘管存在少量劇情邏輯的爭議,但整體上口碑還是很強勁,一經播出,就一舉成為2025年至今最受關注的現實題材電視劇。
他的成功也再次向市場證明,觀眾品味提升,對製作的高要求,對“真實感”的渴求遠勝於懸浮的“偽現實主義”。
傲慢的製作者也應該明確一個共識,懸浮的設定,沒有辦法吸引到絕大部分的觀眾,粗製濫造的製作註定走向失敗。
現如今要想取得觀眾的認可,必然只有通過真實的生活細節、貼合底層邏輯的角色行為和精湛的演技。
大家都說近兩年屬於影視寒冬,演戲難,製作難,商業化的變現模式,似乎也越來越不被觀眾所認可。
一分辛苦,一分收穫,同樣也適用於現如今的製作環境,總有人在進步,總有人在努著勁的做一些優質的作品。
某些人如果還是一味地跟著範本,隨著固有思路,創作一些脫離現實的服化道和角色設定,那只能是越對比越心酸。
差距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集中,也只能再一次的抱怨影視寒冬了,是否是真的寒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