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的首張運營合格證(Operation Certificate,以下簡稱OC)花落億航智慧。3月30日晚間,億航智慧官方公眾號發佈消息,公司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相關運營航司正式獲得OC。
公眾號文章稱,3月28日,廣東億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航通航)及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翼航空)收到了由中國民航局(CAAC)頒發的全國第一批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天眼查等平台查詢到,億航通航為億航智慧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21年,專注於城市空中交通運營;合翼航空則由合肥市國資平臺合肥濱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5%)、合肥市濱湖新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24%)與億航通航(持股31%)等合資成立,是安徽省第一家專注於城市空中交通商業化運營的公司。
據瞭解,此前億航智慧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已獲得了全球首個載人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產品型號合格證(TC)、標準適航證(AC)、生產許可證(PC),上述適航三證(TC/PC/AC)解決了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製造與生產的問題。
而本次億航智慧所獲得的OC,則解決了“起飛”的問題——它用於確認載人類航空器符合安全標準和運營要求,持有OC的企業可以在獲得批准的區域內進行商業運營,提供付費載人運營服務。這也標誌著低空載人服務及未來城市空中交通正式開啟商業化進程,逐步走向大眾消費階段。
億航智慧方面在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資料中表示,接下來市民和消費者可以在廣州和合肥相關運營點購票體驗低空遊覽、城市觀光及豐富多彩的商業載人服務。未來,運營商將根據運營情況合法合規逐步開拓城市通勤等其他更多場景。
根據億航智慧今年3月中旬發佈的年報,2024年公司收入達到4.562億元,同比增長288.5%,同時全年銷售與交付EH216系列產品數量為216架,較2023年的52架增長315.4%。
當時,億航智慧方面還向記者介紹,公司在雲浮的生產基地正計劃推進第二期擴建(24000平方米),目標是在2025年實現總體年產能1000架。
記者查詢瞭解到,億航此次獲得的OC顯示,運行種類為留空飛行,經營種類為載人類。留空飛行,是指同一起降場地(點)的飛行活動,類似於民航中所說的“本場飛行”;載人類,則意味其核心是為特定任務或需求提供載人服務,而非單純的旅客運輸,未來若想擴展到“載客類”業務,還將需要提交額外的合規申請。
此外,據開源證券研報分析,此前億航獲得的TC對於系統運行具有較多限制。例如其最大飛行高度為120m(離地)、1000m(離平均海平面),且無法在雨、雪、雷暴、結冰、沙塵暴、大霧等氣象條件下運行。此外,EH216-S被限制在晝間、隔離空域內、人口稀少區上空、遠端機組視線範圍內飛行。
“結合適航證中的認定,可以認為,億航EH216-S短期內不適用於城市低空飛行,常見使用場景應為旅遊區內觀光。”上述研報指出。
不過,開源證券也分析稱,隨著OC頒發,低空經濟已經迎來從巨集觀(國家層面產業規劃)到中觀(各地地方補貼)再到微觀(基建主機招標、應用場景打造)的縱向落地。億航智慧的資質閉環為全球低空經濟運營商樹立標杆,預計將加速其他企業申請OC的進程,推動行業從政策試點向商業化運營全面過渡。
億航智慧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材料中也提及,公司今後將攜手更多合作夥伴,逐步擴大和增加商業運營點,在廣州、合肥及全國各區域佈局更多低空交通運營中心,助力各地方運營主體申請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