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過現在的新車發佈會,應該能觀察到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我們的自主品牌在講自己的產品時,喜歡把一些做的比較好的汽車品牌給拉上對比,比如特斯拉和邁巴赫。
那些在發佈會上拿邁巴赫失控或者過減速帶時搖頭晃腦,來凸顯自家產品實力過硬的視頻,相信大家都看到了。
但這樣的視頻其實起到了一些反效果,那就是業界常說的越缺什麼越在乎什麼,反而是為這個被對比的物件打了廣告。就像不少網友說的那樣,特斯拉和邁巴赫經常被拿來吊打,反倒驗證了它們的產品力。
不過,不是所有的國產品牌在發佈會上都會提友商,就好比3月27日上市的仰望U7,發佈會全程筆者都在現場看完了,從頭到尾都沒有提特斯拉和邁巴赫哪怕一個字,比亞迪全程都是在講述自己的技術,但在場的觀眾和網友都記住了仰望U7的實力,不少網友更是直言國產車此時此刻真的站起來了。
這背後要歸功於仰望U7端出來的一大堆黑科技。首先說一下雲輦-Z懸架系統,不同於傳統CDC懸架通過電磁閥調節阻尼油液流速的方式,雲輦-Z創造性地採用直線電機直接驅動減震器閥系,這項革命性設計讓懸架回應速度突破至10毫秒級,比頂級空氣懸架快30倍。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主動防禦機制,在系統監測到可能發生風險的瞬間,懸掛能瞬間抬升40mm,這種動態保護能力遠超傳統機械結構的物理極限。
同樣要說的還有易四方四電機架構,其顛覆了傳統燃油車和普通電車的動力架構。直觀表現在四個輪邊電機組成的分散式驅動系統,首次實現了每個車輪扭矩的毫秒級獨立控制。
在蛇形繞樁測試中,這套系統通過實時監測車身姿態,對內側車輪實施精準降扭,外側車輪智慧增扭,將轉向不足幅度降低了43%。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單側輪胎完全失去附著力的情況下,系統依然能通過剩餘三輪的動力再分配保持穩定行駛,這項能力讓車輛在暴雨積水和冰雪路況下的安全性提升了一個量級。
在發佈會現場,當工程師展示U7以75km/h速度通過比利時路時,車內水杯水面波動不超過3mm的畫面引發持久掌聲。這個細節或許最能說明問題:當車企不再需要對比視頻來證明自己,當技術創新能夠用最直觀的物理現象征服觀眾,這才是中國智造真正的成年禮。
校對 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