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家裝時,無論是裝修博主、裝修公司還是設計,都會告訴你裝修要“輕硬裝,重軟裝”。然而,看似簡單易懂的這一理念,實際上很多人對它的理解卻存在著不小的誤區,以至於最終呈現出來的裝修效果遠遠達不到預期,甚至一不小心就裝出了“出租屋”般的廉價感。
今天,我就為大家詳細地解析一下“輕硬裝,重軟裝”的真正含義,並且告訴你該如何正確運用這一理念,去打造出一個既高級又舒適的家:
1.硬裝
硬装就好比是房子的骨骼和框架,它涵蓋了家裝中的一系列基礎工程。
比如水電改造,這可是關乎到日後生活便利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環節,要是水電線路鋪設得不合理或者質量不過關,那後續入住后就可能麻煩不斷。
另外,比如家裡各個空間的牆面材料、瓷磚以及地板的選材和施工,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你家裝修的舒適度與整體質感。這些硬裝工程一旦完成了呀,後期幾乎無法更改,所以每一個環節都得慎之又慎。
2.軟裝
軟裝則像是給房子穿上衣服並戴上配飾,它指的是家裡一切易於更換的物品,主要包含了色彩、傢俱、燈光、布藝、花藝、畫品、飾品擺件這七大元素。
軟裝能夠決定家最終呈現出來的風格和氛圍,不同的軟裝搭配,就能營造出截然不同的生活場景和格調。
很多人一聽到“輕硬裝,重軟裝”,就下意識地以為這是一種省錢的裝修辦法,於是在硬裝環節能省則省,沒把基礎工程做好,到了軟裝階段,又不捨得花錢,隨便買些便宜的物件湊數,結果整個裝修效果那叫一個廉價又土氣,完全背離了想要打造一個溫馨舒適、高級有格調的家的初衷。
真相是:“輕硬裝,重軟裝”絕不是為了省錢這麼簡單,恰恰相反,它對業主或設計師的品位以及裝修的預算都有比較高的要求。
要知道,軟裝的質感以及搭配是決定家是否能呈現出高級感的關鍵因素,要是選用便宜的、品質低劣的材料,很難達到理想中的那種精緻、舒適又有格調的效果。
比如,我們在網上看到那些仿大牌的傢俱照片,價格不能原版的一半,但看著也很漂亮,款式新穎,風格獨特,想像著擺在家裡肯定特別好看。
可等實際買回來一瞧,那質感簡直天差地別,材質粗糙,工藝也很一般,放在家裡不僅沒有提升整體的美感,反而讓整個空間的檔次一下子就降下來了,導致整體的裝修效果大打折扣。
1.“輕硬裝”輕的是造型,不是材質和做工
“輕硬裝”可不意味著要在基礎工程上敷衍了事。像水電改造、牆面處理這些隱蔽工程,那必須得認認真真做好,要確保質量萬無一失,畢竟這些都是關乎到日後生活的基礎保障。
而所謂的“輕”主要是體現在減少那些複雜的造型,比如說沒必要做過多花裡胡哨的裝飾性吊頂,或者是在牆面上搞一些過於繁瑣的造型設計,這樣做是為了給軟裝留出更多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讓軟裝能夠更好地去展現和塑造整個家的風格與氛圍。
2.“重軟裝”重的是搭配與質感,不是省錢
“重軟裝”重點在於要注重軟裝之間的搭配以及它們自身的質感。
首先,全屋的軟裝得統一考慮,從傢俱的風格、顏色,到燈光的亮度、色溫,再到布藝的材質、花色等,都要做到相互協調、有層次、有氛圍才行。
其次,要注意留白,這樣在入住之後,就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需求以及審美變化,持續地更新軟裝,靈活地調整家的風格,讓家時刻保持新鮮感,也更貼合自己的生活狀態。
1.全屋統一考慮
硬裝和軟裝可不能分開來各自為政,要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去進行規劃。
如果自己本身不太擅長搭配這些,那建議還是請專業的設計師來幫忙比較好,專業的設計師更有經驗和審美能力,能夠確保整個家最終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和諧統一、美觀又實用的整體效果。
2.硬裝階段不能馬虎
在硬裝階段有幾個方面得格外留意:
一是材質和做工不能省。牆面、地面的顏色和材質可是軟裝的重要基礎,它們就像是一塊畫布,會影響後續軟裝在上面“拍照”的效果,所以必須要選擇優質的材料。
二是燈光設計是關鍵。在硬裝的時候就要提前考慮好燈光的佈局,多預留一些光源位置,這樣在軟裝階段搭配燈具的時候,就能通過不同燈光的組合,營造出豐富的層次感,讓空間更加生動、有格調。
3.軟裝階段注重質感與層次
到了軟裝階段,質感和層次的打造是重中之重:
一是在材質選擇方面,像傢俱要選擇那些材質精良、工藝精湛的產品,布藝也要挑選質感好、觸感舒適的面料,避免使用那些廉價、粗糙的材料,不然會拉低整個家的檔次。
二是顏色搭配也不容忽視,軟裝的色彩要與硬裝相互協調,不能過於跳躍,讓人感覺眼花繚亂;也不能太單調,顯得乏味無趣。要通過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巧妙組合,去增加空間的層次感和氛圍感。
寫在最後:“輕硬裝,重軟裝”的核心要點
對於硬裝,要減少那些複雜的造型設計,把重點放在確保基礎工程的品質和合理的設計佈局上,為軟裝打造一個良好的基礎框架;而對於軟裝,則要著重關注搭配的合理性以及材料的質感,通過精心的軟裝佈置,去提升整個空間的高級感和舒適度。
只有正確地運用這一理念,我們才能打造出一個既美觀又實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