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裝修,堅持換掉這8個失敗設計,入住超幸福!
更新于:2025-03-29 15:07:42

裝修是一個反覆推敲、不斷試錯的過程,考慮得越多,往往就越容易走進設計“死胡同”。我之前就踩過這樣的雷, 一開始只關注美觀因素,裝修后的實際居住體驗卻大大降低。

現在回想起來, 之前裝修中堅持的很多設計完全就是雞肋,不如放棄。終於在第三次裝修時,我選擇把以前的失敗設計換掉,這8個設計明明白白告訴我:這下,我終於可以好好享受幸福舒適的家啦!

NO.1玄關櫃的成品設計,誰用誰錯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很注重玄關處的裝修,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那就是選擇成品玄關櫃,剛開始看起來很美觀、實用, 但往往卻存在一線不棚,高度不合適等問題。經常刮蹭到衣服,甚至還容易磕碰到頭、碰撞到門。

建議大家考慮先量好玄關的空間尺寸,再根據家居風格和個人需求去定製一個專屬的玄關櫃,這樣才能充分利用空間,提高居住體驗。

NO.2毛絨地墊,越用越後悔

毛絨地墊在視覺上雖然很溫馨, 但使用一段時間后,地墊上就會積聚很多灰塵和污垢,清洗起來也非常麻煩。

而且地墊還會因踩踏而變形,影響美觀度和使用感, 更何况毛绒材料的摩擦力通常很差,容易打滑,也不利於地面的通風和濕氣的散發,因此不太推薦使用。

推薦選擇一些易清潔、透氣性好的材料,比如天然纖維、棉質材質等,既美觀又實用哦~

NO.3背景牆設計太複雜太花哨

之前我總是追求在裝修時各種花哨的牆面設計,認為只有華麗的裝飾才能展現出品味,但實際入住後才發現, 這樣的設計不僅難以搭配傢俱,牆面裝飾物還容易積聚灰塵,給人一種繁雜,淩亂的感覺。

所以我把 牆面裝飾簡化為簡單的壁紙、乳膠漆,簡單的裝飾畫或者掛鐘點綴,選擇簡約風格的設計,這樣更符合我的個人喜好,也減少了後期的清潔和維護工作。

NO.4廚房吊櫃利用率極低,直接換掉

廚房是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地方之一,之前我選擇了吊櫃的設計, 但發現利用率並不高,拿東西還需站在凳子上,十分不便。

為了提高廚房的利用率,我選擇了更換為 高低地櫃的設計,這樣既能充分利用空間,又能提高便捷性,拿取物品時再也不用擔心會摔倒啦~

NO.5水槽推薦換成抽拉式

水槽是廚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之前的裝修中選擇了固定的水龍頭,使用起來不夠方便。 比如洗菜的時候水龍頭的角度不對,會導致水濺得滿天飛,也不利於清洗水槽。

在新的家裡,我選擇了 抽拉式水龍頭,這樣可以更方便地清洗各種廚具,且水流更集中,洗菜時也不會浪費很多水。

NO.6衛生問題向來是“臺上盆”的死敵

衛生問題是選擇洗手盆時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因素, 臺上盆由於與檯面有縫隙,容易藏污納垢,清潔起來非常麻煩。為了保證衛生,我選擇了 衛生問題明顯優於臺上盆的台下盆。

台下盆和檯面的結合處是平的,不容易藏污納垢,清洗起來很方便。同時,台下盆也可以減少水流到檯面上的水點,更加美觀和實用哦~

NO.7門檻石換成更美觀的金屬收邊條

家裡的門檻石也起到了很重要的分割空間的作用,很多人會覺得門檻石的存在很美觀,於是就根據耐用的原則使用 瓷磚門檻石。但瓷磚的厚度太厚,直接影響了開關門的便捷度,簡單的門檻石也會讓家裡有些單調。

為了提升居住體驗,我換成了更美觀的 金屬收邊條,如不鏽鋼、鋁合金等材質,簡單的金屬門檻石更顯得高級氣派,也增強了室內的層次感和層高感。

NO.8氛圍燈太多,“打架”時會適得其反

在裝修中,很多人都注重燈光設計,認為有足夠的燈光才能營造出溫馨的氛圍,但在實際使用中, 發現燈光太多反而會造成視覺上的混亂,影響整體美觀度,更容易產生疲勞感。

於是我決定更改燈光佈局, 根據實際需求設置氛圍燈,適當地減少燈光的數量和強度,這樣既能營造出溫馨的氛圍,又能保證視覺的舒適度。

裝修設計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家居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需要對家居設計進行“微改造”。這些失敗的設計讓我明白了裝修設計應該更注重實用性和個人化,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更舒適、實用的居住環境。在新的家裡,我感受到了更加舒適的居住體驗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