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4種山藥最簡單的家庭做法,健脾養胃,口感脆嫩,營養豐富
更新于:2025-03-28 02:13:59
山藥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食材,不僅具有健脾養胃、補腎益氣的功效,還能幫助增強免疫力、改善消化。其獨特的脆嫩口感和易於吸收的營養成分使其成為日常飲食中的理想選擇。無論是做粥、湯、糕點,還是搭配其他食材,山藥都能發揮出其獨特的魅力。在現代家庭中,山藥的做法也變得越來越簡單便捷,既能滿足味蕾,又能照顧到身體的健康。今天,我將分享四種最簡單的山藥家庭做法,它們不僅有益健康,還能為家人帶來美味的享受。

一、小米山藥粥

所需食材:小米 100 克;山藥 200 克;紅棗 8-10 表;枸杞 適量(可選);冰糖 適量(根據口味調整);水 適量

步驟:

1. 準備食材:將小米清洗乾淨,山藥去皮后切成薄片或小塊;紅棗去核,枸杞清洗乾淨備用。

2. 浸泡小米:將小米放入清水中浸泡約30分鐘,這樣能夠説明小米更好地煮熟,粥的口感也會更滑嫩。

3. 處理山藥:切好的山藥塊可以放在水中浸泡,防止氧化變色。如果想要更細膩的口感,可以將山藥切成小塊後稍微搗碎,這樣煮出來的粥會更加濃稠。

4. 煮粥底:將浸泡過的小米放入鍋中,加入足夠的水,開火煮沸。水量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粥的稀稠度來調整,一般粥底水量要比小米多1.5倍左右。

5. 加入山藥和紅棗:當鍋中的水開始煮沸時,加入切好的山藥塊和紅棗。繼續用中火煮,保持水溫,防止溢出。

6. 慢燉煮粥:將火調至小火,慢慢燉煮40-50分鐘,直到小米熟爛,山藥也變軟。此時粥的濃稠度會逐漸增加,口感變得細膩滑潤。

7. 調味:在粥快煮好時,加入適量的冰糖,攪拌均勻。冰糖的甜度較為自然,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適量增加或減少。如果喜歡更清淡的口感,可以不放糖。

8. 加入枸杞:關火前5分鐘,加入枸杞,再焖煮3-5分鐘,枸杞能增加粥的色澤和營養,也能帶來一絲清香。

9. 盛出享用:最後,將煮好的小米山藥粥盛出,靜置一會兒稍微涼涼,就可以享用這碗溫暖的健康粥品了。

溫馨提示:

(1) 山藥的處理:山藥容易氧化變色,切好后最好立刻放入水中浸泡,避免變黑。如果有過敏史,建議佩戴手套處理山藥,以防刺激皮膚。

(2) 粥的濃稠度:喜歡稀一些的粥可以適量增加水量,喜歡濃稠的粥可以減少水量或在燉煮時適當延長時間,讓粥的米粒和山藥更充分融合。

(3) 糖的選擇:冰糖能帶來天然的甜味,但如果希望粥味更清淡,也可以使用少量的白糖或不加糖,盡量保持粥的原味。

二、烏雞山藥湯

所需食材:烏雞(或黑羽雞)1只(約1000克);山藥 200 克;枸杞 適量;紅棗 8-10 表;生薑 3-4片;料酒 1湯匙;鹽 適量;清水 適量(約2000ml);干貝(可選,增加鮮味)若干

步驟:

1. 準備食材:將烏雞宰殺清洗乾淨,去掉內臟和多餘的脂肪,切成塊。山藥去皮,切成滾刀塊;紅棗洗凈,枸杞泡水備用。

2. 焯水去腥:將烏雞塊放入沸水中焯水,煮沸後撈出,瀝干水分。此步驟有助於去腥,並使湯清澈。

3. 炒香薑片:鍋中加入少許油,將切好的薑片放入鍋中炒香,姜能説明去腥提鮮。

4. 煲湯:鍋中加入焯過水的烏雞塊,倒入2000ml清水,加入料酒,開火煮沸後轉小火保持湯麵微開,撇去浮沫。

5. 加入山藥和紅棗:將切好的山藥塊和洗凈的紅棗一起放入鍋中,繼續用小火慢燉1-1.5小時。山藥能增加湯的濃稠度,並提供豐富的營養。

6. 加入枸杞和干貝(可選):如果喜歡湯更鮮美,可以加入少許干貝一同燉煮。臨近湯熟時,加入泡好的枸杞,繼續燉煮10-15分鐘。

7. 調味:最後加入適量鹽進行調味,根據個人口味調整鹽的量。輕輕攪拌均勻,關火後靜置10分鐘,讓湯的味道更加入味。

8. 盛出享用:湯煮好后,可以將烏雞山藥湯盛出,分成小碗享用,湯色清澈,雞肉嫩滑,湯味濃郁。

溫馨提示:

(1) 烏雞選擇:烏雞肉質鮮美、滋補作用較強,但如果找不到烏雞,普通的黑羽雞也可以替代,味道也非常好。

(2) 山藥的處理:山藥容易變色,切好后建議立刻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變黑。山藥含有粘液,處理時可以戴手套以防粘手。

(3) 湯的燉煮時間:湯的口感和濃郁度與燉煮時間密切相關,盡量用小火慢慢燉煮,燉煮1.5小時以上,湯味更濃郁。如果時間緊張,可以使用高壓鍋,時間會縮短。

三、紅豆山藥糕

所需食材:紅豆 150 克;山藥 300 克;糯米粉 100 克;細砂糖 80 克(可根據口味調整);椰漿 50 毫升(可選,增加香味);食用油 少許(用於塗抹模具);適量清水

做法步驟:

1. 提前泡紅豆:將紅豆洗凈,放入清水中浸泡約4小時(或者過夜),這樣紅豆容易煮熟。若時間緊迫,也可以將紅豆放入高壓鍋中加熱煮熟,減少浸泡時間。

2. 煮紅豆:將泡好的紅豆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至紅豆軟爛。煮紅豆時,不需要加糖,可以分批嘗試,看看紅豆已經煮到軟爛,確保口感綿軟。

3. 處理山藥:將山藥去皮,切成小塊。注意山藥中含有黏液,建議戴上手套進行處理。然後將山藥塊放入蒸鍋中,蒸約15-20分鐘,直到山藥完全熟透,能夠用叉子輕鬆戳穿。

4. 製作山藥泥:將蒸熟的山藥取出,放涼後用勺子將山藥壓成泥狀。若山藥過干,可以加入少量清水,調節至適合的濕度,確保山藥泥細膩光滑。

5. 製作紅豆蓉:將煮熟的紅豆撈出,放涼後用勺子或者食品處理器將紅豆壓成蓉。如果喜歡更細膩的口感,可以過篩去除紅豆皮,得到更純粹的紅豆蓉。

6. 混合山藥泥與糯米粉:將山藥泥、糯米粉和細砂糖放入大碗中,攪拌均勻。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整糖量,確保糖完全融化。如果喜歡更香濃的口感,可以加入適量椰漿。

7. 蒸制山藥糕:將混合好的山藥糯米粉糊倒入塗了少許油的模具中,用刮刀抹平表面。然後將模具放入蒸鍋中,蒸大約30-40分鐘,至表面凝固且用筷子插入無粘連即可。

8. 製作紅豆層:蒸好后的山藥糕取出,冷卻至室溫。然後取適量的紅豆蓉,輕輕塗抹在山藥糕的表面,形成紅豆層。你可以根據喜好調節紅豆蓉的厚度,覆蓋均勻。

9. 二次蒸制:將塗好紅豆蓉的山藥糕再次放入蒸鍋中,蒸10-15分鐘,使紅豆層和山藥糕結合,風味更加融合。

10. 冷卻切塊:蒸好后的紅豆山藥糕取出,放涼至室溫,再切成小塊,方便食用。

溫馨提示:

(1) 山藥的選擇:選擇山藥時,建議選用表皮光滑、沒有傷口的山藥,這樣蒸熟后的山藥泥口感會更加細膩。若山藥不夠軟糯,可以適量加入一些清水調整。

(2) 紅豆蓉的細膩度:如果想要更細膩的紅豆蓉,可以將煮熟的紅豆放入攪拌機打成泥,或用紗布包裹紅豆后過篩,去除紅豆皮,使紅豆蓉更加細膩順滑。

(3) 糖分調整:根據個人口味可以適當調整糖量。如果喜歡口感更清淡,可以減少糖的量,或者選擇使用蜂蜜等天然甜味劑。

四、山藥饅頭

所需食材:山藥 300 克;高筋麵粉 300 克;細砂糖 30 克(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乾酵母 5 克;溫水 150 毫升(約35℃,不宜過熱);植物油 1 大勺(可選,增加柔軟度);鹽 1/2 小勺

做法步驟:

1. 處理山藥:山藥去皮后,切成小段,放入蒸鍋中蒸15-20分鐘,直到山藥變軟熟透。蒸好后取出,稍微冷卻,再用勺子壓成泥。

2. 啟動酵母:將溫水倒入一個小碗中,加入細砂糖,攪拌至糖完全溶解。然後加入乾酵母,靜置5-10分鐘,等待酵母啟動,表面出現泡沫。

3. 和麵:在一個大碗中,將高筋麵粉和鹽混合均勻。然後逐漸加入啟動好的酵母水,攪拌成麵團。接著加入山藥泥和植物油(如使用),繼續揉面,直到麵團光滑且不粘手。

4. 第一次發酵:將揉好的麵團放入大碗中,蓋上濕布或保鮮膜,放在溫暖處進行發酵。大約1小時,直到麵團發酵至原來的2倍大。

5. 排氣和整形:發酵好的麵團取出,輕輕按壓排氣。然後將麵團分成小份,揉成光滑的小圓球或小圓形饅頭,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製作不同形狀。

6. 第二次發酵:將整形好的饅頭放在蒸籠裡,底部可以鋪上一張蒸籠紙,防止粘連。用濕布輕輕蓋住饅頭,再次進行發酵,約20-30分鐘,直到饅頭稍微膨脹。

7. 蒸制:鍋中加足量的水,燒開後,將蒸籠放入蒸鍋中。大火蒸15-20分鐘,蒸好后不要立刻打開鍋蓋,等2-3分鐘再取出饅頭,防止水蒸氣回流使饅頭塌陷。

溫馨提示:

(1) 山藥的處理:在處理山藥時,建議戴上手套,避免山藥中的黏液刺激皮膚。如果山藥比較粘,可以用清水稍微沖洗下再壓成泥。

(2) 酵母的溫度:使用溫水啟動酵母時,水溫不要超過40℃,否則會影響酵母的活性。如果水溫過高,酵母會失去作用,導致發酵失敗。

(3) 揉面技巧:揉面時需要耐心,揉至麵團光滑且不粘手,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口感會更軟嫩。如果麵團偏干,可以適量加入少許水;如果偏濕,可以加一點麵粉。

無論是哪一道,都簡單易做,營養豐富,適合全家老小一起享用。試試看這些家常山藥做法,讓健康與美味並肩而行,成為你日常餐桌上的新寵。#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