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慧
據安徽疾控微信公眾號消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備受關注。然而,關於老年人飲食和保健的許多說法並不科學,甚至可能誤導大眾。
謠言一
"千金難買老來瘦,老年人越瘦越好" ?
真相
老年人並非越瘦越好。過瘦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和肌肉流失,增加骨折和感染風險。研究表明,老年人保持適度體重(BMI即體質指數在20至26.9kg/m2,其計算公式為:BMI=體重(kg)/身高(m)2)可降低死亡風險。
謠言二
"老年人補鈣越多越好"?
真相
過量補鈣可能導致腎結石、血管鈣化等問題。60歲以上老年人每日推薦攝入1000mg鈣,優先通過飲食補充(如牛奶、豆製品等)。若需補充鈣劑,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謠言三
"吃素更健康,能預防慢性病"?
真相
純素食可能導致蛋白質、維生素B12、鐵等營養素缺乏,可能增加貧血和神經系統疾病風險。 建議老年人在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基礎上,適量食用魚類、蛋類、奶類及豆製品,以避免營養缺乏。
謠言四
"每天喝醋能軟化血管" ?
真相
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雖有一定抗氧化作用,但其濃度不足以逆轉血管硬化,過量攝入醋可能損傷胃黏膜,引發反酸或胃炎。預防動脈硬化需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
謠言五
"吃核桃補腦,能預防老年失智" ?
真相
核桃富含ω3脂肪酸(如α亞麻酸),對大腦健康有益,但尚無證據表明其可單獨預防老年失智。綜合干預(如認知訓練、社交活動、合理飲食)更為關鍵。
謠言六
"老年人喝駱駝奶比牛奶更好" ?
真相
駱駝奶與牛奶的營養成分差異較小,且價格昂貴。牛奶是性價比更高的鈣和蛋白質來源。乳糖不耐受者可選擇低乳糖牛奶或植物奶替代。
謠言七
"保健品可以完全替代日常飲食" ?
真相
保健品僅能作為營養補充的輔助手段,無法替代天然食物的綜合營養。過度依賴保健品可能導致營養失衡。建議優先通過多樣化飲食獲取營養,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特定營養素。
謠言八
"過午不食更健康" ?
真相
老年人消化功能較弱,兩餐間隔過長可能引發低血糖或加重膽囊疾病。研究顯示,少食多餐更適合老年人。
謠言九
"常吃茄子可預防高血壓" ?
真相
茄子雖含鉀和抗氧化物質(如花青素),但其降壓效果缺乏臨床證據。控制高血壓需限鹽、控制體重和規律用藥。提示:茄子的吸油性強,烹飪時避免油炸,以減少脂肪攝入。
謠言十
"喝葡萄酒治老年失智" ?
真相
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雖具抗氧化作用,但尚無研究證實其可治療老年失智。相反,過量飲酒會損害肝臟和認知功能。(記者喬業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