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營收逾12億元,先進製程覆蓋3nm。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芯東西3月26日報導,3月25日,蘇州“晶片全科醫院”勝科納米成功登陸科創板,發行價為每股9.08元,發行市盈率為42.64倍,上市首日大漲202.42%,以27.46元/股收盤。今日勝科納米開盤下跌7%,最新總市值為101億元。
勝科納米成立於2012年8月,是國內第三方半導體檢測分析實驗室頭部企業,為半導體全產業鏈客戶提供樣品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可靠性分析等分析實驗,被喻為“晶片全科醫院”。2024年9月,該公司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分析測試是半導體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大陸半導體第三方實驗室產業起步相對較晚。
勝科納米對先進製程的覆蓋能力可以達到3nm,典型客戶包括國內外知名晶片設計廠商客戶A、卓勝微、高通、博通;國內頭部晶圓代工廠華虹集團、客戶H;全球封測巨頭日月光、長電科技;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應用材料、北方華創;國內顯示面板龍頭京東方、天馬微;國內LED晶片龍頭華燦光電等。
其法定代表人是控股股東暨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李曉旻。此次IPO,勝科納米擬募資2.97億元,用於投資蘇州檢測分析能力提升建設專案。
01.
70後北大微電子校友創業,
四年營收逾12億元,先進製程覆蓋3nm
勝科納米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李曉旻出生於1975年4月,中國國籍,擁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權,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微電子專業,碩士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電子工程專業,2001年4月~2004月10月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微電子研究所做研發工程師。
2004年10月,李曉旻在新加坡創立商業化第三方檢測分析實驗室新加坡勝科納米,並擔任總經理。2012年緊抓國內半導體產業向中高端發展的契機,他回國在蘇州成立勝科納米,形成境內外業務佈局。2017年,勝科納米正式將新加坡勝科納米收購。
▲李曉旻在勝科納米上市儀式
勝科納米4位核心技術人員持股情況如下表,其中喬明勝是北京大學94級微電子專業本科校友,2020年8月開始任職於勝科納米,擔任研發部前沿技術部負責人。
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勝科納米累計營收超過10億元,累計凈利潤超過2億元。勝科納米2024年營收為4.15億元,同比增長5.40%;歸母凈利潤為0.82億元,同比下降17.19%,主要受新老實驗室擴建、新產能建設投入影響。
▲2021年~2024年上半年勝科納米營收、淨利潤、研發投入變化(單位:億元,芯東西製圖)
勝科納米預計2025年1-3月營收在1.1億元~1.2億元區間,同比增長26.78%~38.31%;歸母凈利潤達950萬元~1200萬元,同比增長10.63%~39.75%。
從技術水準來看,勝科納米提供的分析實驗更多地聚焦先進工藝,其中對先進製程的覆蓋能力可以達到3nm,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處於相對靠前的位置。
報告期各期,該公司來自於先進製程(28nm及以下製程)、高端特色工藝(高性能類比晶片、高集成度射頻晶片、高容量記憶體晶片、高密度光電器件、功率半導體器件等)、先進封裝(混合鍵合、晶圓級封裝、2.5D封裝、3D封裝、系統級封裝等)、先進材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大矽晶圓、光刻膠)等先進工藝領域的收入規模較高且逐年上漲,2024年上半年收入佔比達77.29%。
報告期內,該公司綜合毛利率水平分別為54.41%、53.84%、54.28%、45.04%,整體處於較高水準,反映出較強的盈利能力。
其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綜合毛利率比較情況如下表所示:
勝科納米已發展成我國最具影響力的第三方半導體檢測分析實驗室之一,2023年度在失效分析、材料分析領域的國內收入合計達到3.26億元,國內市場佔有率約為7.86%,特別是在失效分析業務領域,銷售收入規模領先於主要競爭對手。報告期各期,勝科納米來自失效分析、材料分析業務的收入佔比均超過95%,領先同行業可比公司。
相對於閎康、賽寶實驗室等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機構,勝科納米在大陸地區的業務起步時間較晚,業務現處於快速開拓和高速發展過程中,總收入規模較閎康等企業仍有一定差距。
對應到半導體產業鏈,前道量檢測主要應用於晶圓加工製造環節,檢測對像是工藝過程中的晶圓;後道檢測主要用於晶圓製造工藝完成後的晶片的電性測試及功能性測試;失效分析、材料分析等半導體實驗室檢測需求則來自半導體產業鏈各類型客戶,主要針對失效樣品進行缺陷定位與故障分析,幫助客戶實現問題判定,提高產品良率。
勝科納米來自晶元設計、晶圓代工、設備及材料環節客戶的收入佔比較高。晶片設計環節客戶收入比例分別為46.83%、45.66%、49.05%、39.31%,晶圓代工環節客戶收入比例分別為3.45%、15.60%、20.77%、32.78%,設備及材料環節客戶收入比例分別為12.14%、9.57%、7.99%、9.13%。
▲2021年~2024年上半年勝科納米主營業務收入分佈變化(芯東西製圖)
目前除在新加坡、蘇州兩地設有實驗室外,勝科納米已擁有新加坡、蘇州、南京、福建、深圳、青島六個檢測分析實驗室,並在馬來西亞設立市場服務團隊,預計2025年全年深圳、青島實驗室均可實現盈利。
相比之下,其他國內競爭對手的業務均佈局於境內。
截至2024年6月30日,勝科納米有567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共95人,佔總人數的16.75%;擁有共32項境內發明專利,已在失效分析(FA)、材料分析(MA)及可靠性測試分析(RA)等領域形成了多項核心技術。
該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使得流動負債規模也有所提高,各期末的負債金額為3.13億元、5.67億元、6.86億元、7.59億元,增長較快。
02.
服務2000余家全球客戶,
包括高通、華虹、日月光等龍頭
第三方實驗室檢測分析的發展與Fabless模式的興起類似,半導體企業將失效分析等檢測分析工作更多地交由專業第三方實驗室執行也被稱作Labless模式。
Labless是Lab(實驗室)與Less(無,沒有)的組合,是“無自建實驗室”的運作模式,在現階段半導體產業發展中也涵蓋了“輕實驗室”模式,即未購置大量檢測分析實驗設備而主要委託第三方進行檢測,與廠內自建實驗室In-House Lab模式相對。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2023年我國半導體第三方實驗室檢測分析市場規模已達80億元,2027年行業市場空間有望達到180-200億元,行業未來成長性良好。
勝科納米主要採用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實行訂單式生產。目前該公司已掌握多類型產品的檢測分析能力,累計服務全球客戶2000余家,客戶類型覆蓋半導體領域全產業鏈,客戶群體包括晶元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IDM、原材料、設備廠商、模組及終端應用客戶、科研機構及院校等。
2024年以來,該公司持續加強與客戶A、客戶H、客戶F、應用材料、華虹集團、客戶L、華潤微電子等已有重點客戶的合作,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其在手訂單總金額合計約為1.13億元,同比增長24.68%。
勝科納米持續獲得半導體產業鏈頂尖企業的認可,與大客戶客戶A的合作關係緊密,報告期內收入快速增長,且獲評客戶A-優秀質量專項獎;是亞太地區首家獲得賽靈思官網認可的第三方檢測分析實驗室;與賽默飛、日立、蔡司等全球頂尖分析儀器廠商均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關係。
另一方面,該公司積極開拓其他客戶,2024年以來已與客戶M、中興通訊、屹唐半導體、通富微電、中科院微電子所、客戶N、比亞迪半導體、擎方科技、歌爾股份等客戶進行深度接洽並建立合作關係,進一步保障了公司未來收入增長的持續性。
我國分析儀器行業起步較晚,特別是半導體行業的分析儀器市場基本為海外廠商壟斷,造成了國內半導體檢測分析廠商的分析儀器普遍依賴進口的現狀。
報告期內,勝科納米重要供應商包括賽默飛集團、濱松集團、蔡司集團、日立集團、Micro Control Company等,對第一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占採購總額比重分別為49.67%、60.23%、67.70%、68.08%。
03.
實際控制人控制近60%股份,
負債9375萬元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勝科納米有9家控股子公司,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曉旻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控股59.72%,包括直接持股43.79%,以及通過江蘇鳶翔、蘇州禾芯、蘇州勝盈、寧波勝諾間接持股。
勝科納米股東李曉東是李曉旻的哥哥,其直接持有發行人0.91%的股份並擔任發行人董事、副總經理,為李曉旻的一致行動人。
江蘇鳶翔、蘇州禾芯、蘇州勝盈、寧波勝諾為李曉旻的一致行動人。李曉旻目前還擔任蘇州禾芯、寧波勝諾、蘇州勝盈的執行事務合夥人和江蘇鳶翔的執行董事。
綜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勝科納米60.63%的股份。
此外在報告期內,李曉旻因與外部投資人同步增資以進行反稀釋等,存在從部分外部投資人及金融機構處取得借款的情況,截至2024年10月31日尚未到期的負債合同金額總計為9375萬元,應付利息金額合計為814.82萬元。
最近一年,勝科納米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最近一年從勝科納米及其關聯企業領取收入的情況如下:
04.
結語:本土半導體第三方實驗室勢起,
國內多家機構積極佈局
伴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國內半導體第三方實驗室檢測分析市場環境日益成熟,本土半導體第三方檢測分析實驗室逐漸佔領市場,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同時,國內眾多實力強勁的綜合性檢測機構通過自主投資、外延併購等方式積極佈局,切入半導體第三方檢測分析賽道。
該行業內還有較多聚焦周邊區域的中小型民營半導體第三方實驗室,具有就近的當地語系化服務優勢。伴隨行業高速發展,未來半導體檢測分析行業可能吸引更多新的進入者參與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