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最新大五座SUV,竟敢叫板特斯拉?廣汽本田P7來了
更新于:2025-03-26 22:24:01

本田的車,開起來才是硬道理!即便是那些被吐槽“沒感覺”的電動車,本田也得讓它既舒適又好操控。廣汽本田推出的P7,就是衝著讓駕駛者“不暈車、不疲勞、不緊張、不飄、不卡頓、不擔心、不平凡、不粗糙”的目標去的。這款車,本田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就是要讓你開得舒心,坐得安心。

P7是廣汽本田利用雲馳智慧高效純電W平台開發的一款五座電動SUV。這款車的外觀與本田的傳統燃油車型有明顯區別,車身線條顯得更為修長且低矮,同時展現了電動車特有的“四輪四角”設計風格。

這款車的造型設計融入了一些前衛元素,最顯眼的是那個能發光的本田"燁"標識。車門把手採用了半隱藏式電動設計,既美觀又實用。後視鏡則換成了小巧的電子款式,整體看起來簡潔俐落。這些細節都體現了車輛在設計上的用心和創新。

這次試駕的四驅版本搭載了前後雙電機,前電機功率150千瓦,後電機功率200千瓦,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4.6秒。車輛配備了21寸大尺寸輪毂,並裝配了265毫米寬的馬牌Premium Contact輪胎。整體來看,這款車動力強勁,性能表現相當出色。

光說不練假把式,我們直接把車開到了廣汽本田的測試場地,準備來場實戰檢驗。一腳踩下油門,車速瞬間飆到100公里每小時,緊接著就來了個驚險的“飛躍坡道”測試。

P7在短暫躍起後穩穩著地,懸架表現出色,既沒有劇烈的撞擊感,也沒有持續彈跳。與同場測試的Model Y和ES6相比,P7顯得更加平穩自如。本田這次也開始與競爭對手直接對比了。

本田的工程師們這次可真是過足了癮。前懸架採用雙叉臂結構,后懸架則配備了五連桿系統,再加上ADS電磁自適應減振器,整車的抗扭剛度直接飆到了40000N·m/deg。這樣的硬體配置,讓他們在設計時有了更大的發揮餘地。可以說,這次的工程條件,是他們很久都沒遇到過的優厚待遇了。

遺憾的是,測試場地突然烏雲密佈,緊接著下起了大雨。我們原本計劃體驗200公里/小時的高速環道測試,以及600米繞樁和麋鹿測試,但都不得不取消。然而,這場雨卻意外地讓電子外後視鏡有了展示的機會,它在雨天中的表現確實令人滿意。

這次咱們先聊聊靜態感受,動態表現留到下次再說。上次提到P7的“四輪四角”設計,這種佈局讓它在空間上佔了很大便宜。雖然車身長度不到4.8米,但軸距卻達到了2.93米,後排空間比同門的皓影還要寬敞不少。

本田的內飾設計雖然加入了一些時尚元素,但整體風格依然保持著傳統保守的特點。比如,車內保留了大量物理按鍵,包括啟動開關等常用功能。這種做法與當下流行的觸控操作潮流不同,但我個人非常欣賞這種注重實用性的設計理念。

車內的中控屏幕設計並不算特別出彩,採用了上下兩塊橫向螢幕拼接的佈局。上方螢幕主要負責智慧車機功能,下方則用於操控空調系統。在中央扶手區域,設計師採用了按鍵式換擋裝置,這種設計我個人並不太欣賞。

本田最新推出的Honda Connect 4.0車載系統,採用了全新的介面設計和操作佈局。這套系統操作簡便,用戶能夠快速上手。它整合了多種實用功能,包括智慧情景模式、多媒體應用,以及支援四個區域獨立識別的語音控制系統。這些功能緊跟當前車載科技的發展趨勢,為駕駛者提供了便捷的智能化體驗。

本田也能展現出高端氣質。P7的車內設計毫不廉價,選用了多種優質材料。中控台採用大面積的啞光處理,有效減少了光線反射。車頂鋪設了麂皮材質,門板上的氛圍燈與內飾完美融合,這些細節都提升了整體的檔次感。

在發佈會上,廣汽本田的兩句話讓人記憶猶新。第一句是“我們不會讓消費者承擔測試的責任”,第二句是“我們要把P7打造得像傳家寶一樣珍貴”。這兩句話充分體現了本田一貫的核心理念。

為了確保產品品質,團隊進行了402輛整車和白車身樣車的試製測試,並完成了372次整車碰撞試驗。此外,還開展了大量實驗室類比和實地道路測試。

P7車型將採用寧德時代提供的90kWh三元鋰電池組,在CLTC標準下可實現650公里的續航里程。根據廣汽本田委託中汽研進行的性能測試數據,該車在常溫環境下的實際續航達成率為88.44%,而在低溫條件下,這一數值則下降至63.06%。

在許多汽車製造商看來,這樣的銷售表現可能並不出色。然而,與那些動不動就宣稱完成率超過100%的浮誇數據相比,廣本的做法顯得更加實在和透明。這種坦誠的態度反而讓消費者覺得他們更值得信任。

目前我們還無法全面測試P7的駕駛性能,等拿到試駕車後會進行詳細評測。關於這款車的售價,官方尚未透露具體數位。你認為定在什麼價位會更有市場競爭力?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校對 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