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海底撈(06862.HK)發佈2024年度業績報告,雖然海底撈營收、淨利潤連續兩年增長,但去年公司業績增速卻陷入疲態,僅實現個位數上漲。此外,海底撈還出現了自營店收縮,客單價下滑等情況。
財報發佈次日(3月26日),海底撈股價大漲6.14%,報收17.62港元/股,總市值為982億港元。
業績失速,主營業務陷增長困境
海底撈在財報中表示,2024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穩中有進。在餐飲板塊,各地政府出臺多項刺激消費的政策,積極促進餐飲消費。餐飲業同行亦積極創新、豐富餐飲業態,茶飲、炒菜等類別蓬勃發展、增長迅速,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多元的選擇,推動餐飲業的整體復甦和高質量發展。
財報顯示,2024年,海底撈實現營業收入427.55億元,同比增長3.1%;實現凈利潤47億元,同比增長4.6%,相比於上年同期數據,可以說,海底撈2024年營收、淨利潤增速驟降,2023年其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3.55%、227.33%。
具體來看,2024年,海底撈餐廳經營實現收入約403.98億元,同比微增2.88%,而這項業務營收佔到海底撈總營收的94.5%。
調味品與食材銷售業務方面,2024年其收入為5.75億元,同比下降27%。
由於主營業務陷入增長困境,2024年,海底撈啟動"紅石榴計劃",旨在鼓勵孵化和發展更多的餐飲新品牌,推動餐飲服務創新。截至2024年終,海底撈集團通過內部創業創立了包括焰請烤肉鋪子、火焰官、小嗨火鍋等11個餐飲品牌共計74家門店,覆蓋正餐、簡餐、速食等不同消費場景。帶動其他餐廳收入同比激增39.6%至4.83億元。
再看外賣業務,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海底撈外送業務推出“一人食”精品速食。2024年,海底撈外賣收入增加20.4%至12.54億元。
開啟加盟業務,服務管控迎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的財報中,海底撈將加盟業務列入了營收。截至2024年年末,海底撈完成了13家加盟門店的審核與落地,初步驗證了加盟模式在規模化佈局中的可行性。海底撈表示,加盟模式實施以來,下沉市場展現出強勁需求,超70%的加盟申請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其中有不少來自縣級城市。
為確保加盟商品質與加盟店經營水準,海底撈建立了涵蓋資質審核、運營能力評估、長期發展匹配度的三輪篩選機制,從源頭保障門店服務品質與品牌調性。“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持質量優先、穩中求進的原則,優化區域資源協同與培訓支持體系,穩步推進優質加盟網路佈局。”海底撈在財報中表示。
不過,對於海底撈這種“重服務”的餐飲企業來說,加盟店管控若稍有放鬆就可能會出現問題。
比如近期海底撈發生的“小便門”事件,一度登上熱搜。華興證券表示,針對海底撈外灘門店近期的輿情,公司給出了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退還2月24日至3月8日在上海外灘店消費的4109單顧客餐費,並額外提供10倍餐費賠償,假設平均客單價120元且每單3人,華興證券預計賠償金額介於1500-1800萬元,該筆賠償將計入當期損益。
客單價下滑,員工數量減少
客單價方面,海底撈客單價近年來持續下降。自2020年到2024年,海底撈的人均消費水平分別為110.1元、104.7元、104.9元、99.1元和97.5元。
而客單價的下降確實對海底撈的經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財報顯示,海底撈去年全年翻台率從3.8次/天提升至4.1次/天,接待顧客4.15億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10萬,下沉市場翻台率更是從3.6次/天顯著提升至4.0次/天。分時段看,2024年上半年翻台率達4.2次/天,年末消費旺季(11-12月)進一步攀升至4.4次/天以上。
此外,2024年海底撈開始實行雙管店、多管店模式,鼓勵優秀店經理和員工多勞多得。2024年年末開始,海底撈推行專屬客戶經理工作,讓員工與顧客的互動更緊密,提升顧客滿意率。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海底撈會員人數已超過1.8億人,活躍會員數超過5200萬人,較去年提升8.8%。
員工成本方面,2024年,海底撈員工成本為141.13億元,同比增加8.2%,員工成本占營收比重為33%,員工成本的增加主要歸因於公司提高員工整體薪資福利水準,並增加若干崗位人員,以更好地激勵員工和提升顧客體驗。
雖然海底撈員工成本在增加,但員工數量卻在減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底撈共有137178名員工,相比於2023年,海底撈減少了16569名員工。
門店方面,截至2024年年底,海底撈品牌共經營1368家餐廳。自營餐廳中國大陸地區1332家,港澳臺地區共23家,其中加盟餐廳共13家,合計1355家。對比2023年餐廳總數1374家來看,2024年年,海底撈關閉自營店共19家。
對於未來,海底撈表示,將持續提升就餐體驗,繼續探索多元化的經營策略,繼續實施‘紅石榴計劃’,並持續對加盟業務的探索。此外,公司將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資產,進一步豐富餐飲業務形態和顧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