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激素具有促進骨骼、肌肉和內臟器官生長的作用,廣泛應用於兒科、燒傷等多個領域。然而,由於其是蛋白類藥品,極易受到細菌污染的威脅,從而影響其療效和安全性。因此,生長激素的安全保障顯得尤為重要,其中抑菌劑的使用是防範染菌風險的關鍵措施。
生長激素的用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身高、年齡、體重等,個體間及個體內部不同時期的用藥量均存在差異。因此,單支藥劑多次使用是常見情況。若不添加抑菌劑,開封后的水劑產品在多次使用后極易滋生細菌,影響藥物的安全性。一旦生長激素開封后,若未添加抑菌劑,細菌檢測陽性率會迅速上升,對藥物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添加了抑菌劑的生長激素,則能顯著抑制細菌的生長,降低藥物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的污染風險,從而確保患者的用藥安全。常見的抑菌成分如苯酚、間甲酚等,經過長期的臨床驗證和實踐考驗,被認為是安全、有效的。
以苯酚為例,其作為抑菌劑的臨床應用已超過五十年,完全符合國際上對抑菌劑的嚴格要求。微量苯酚在體內不會產生蓄積,通常在體內代謝為苯基葡萄糖醛酸化物和硫酸苯酯后,隨尿液排出。注射苯酚在高達7.5mg/ml的劑量下,沒有導致組織損傷,這個劑量是生長激素治療劑量中所含苯酚劑量的數百倍。動物實驗也表明,在遠高於治療劑量的苯酚水準下,也沒有觀察到不良反應。因此,生長激素中添加的苯酚等抑菌成分,在合規的劑量範圍內,不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抑菌劑的添加還符合全球及國內對於多次給葯生物製劑的標準規範。各國藥典均規定,多次注射類藥物中應加有適量的抑菌成分。這是為了確保用藥安全,避免浪費,並減少因細菌污染而導致的健康隱患。
可以見得,通過科學合理地添加抑菌劑,可以有效降低生長激素的染菌風險,確保藥物的安全性。大家應將抑菌劑和防腐劑區別看待,二者並不是同一種物質,因此也不必恐慌所謂“防腐劑”的謠傳,應客觀看待抑菌劑的添加,更好的助力患者健康成長。
免責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對文章事實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或與本網聯繫。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