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形成主要源於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因此,要有效控制血壓,最關鍵的步驟便是改變這些不良生活方式。有研究指出,日常堅持做好四件事,其效果堪比服用降壓藥。
首先,要減少鹽分攝入。飲食過鹹是導致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每天將攝鹽量控制在6克以下,即不超過一啤酒瓶蓋的鹽,對控制血壓有顯著的説明。
其次,要堅持運動。研究表明,進行一次持續30-45分鐘的出汗運動,其控制血壓的效果可以持續近20個小時。如果每天再加上20分鐘的抗阻訓練,如俯卧撐、深蹲、舉啞鈴等鍛煉肌肉的運動,可以使運動的益處加倍,而且調控血壓的持續效應會更持久。
第三,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研究發現,血壓高的人,如果比平時早睡一小時,第二天白天的血壓將會下降10mmHg。如果每晚在23:00前入睡,全天血壓波動會很小,更符合對高血壓“平穩控制”的要求。
最後,要定期監測血壓。這是制定降血壓方案的基礎和前提,自備一台電子血壓計是必須的。正常測量血壓是關鍵,為確保測量的準確性,測量前要安靜休息5分鐘,取坐位,上臂中間與心臟位置平齊,採用上臂袖帶式血壓儀且袖帶鬆緊以能平伸進兩根手指為度,測量時不講話且周圍安靜,連續測量兩次,每次間隔2分鐘。
此外,在測量血壓的時間上,應當選擇全天血壓處於高峰的時間測量,如早晨6:00-10:00、下午16:00-18:00之間,掌握最高血壓是多少;還應當測量晚上臨睡前的血壓,幫助瞭解夜間血壓水準,且需要知道在家中自行測量血壓,高於了135/85mmHg就要及時查找原因。
這四件事雖然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容易。然而,它們卻能發揮出不亞於降壓藥的效果。許多人可以在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通過做好這四件事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即便需要服用降壓藥,也需要在做好這四件事的基礎上,才能真正發揮降壓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