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影響力能有多大?
《貓貓的奇幻漂流》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后,巴西人民收養黑貓數量暴增!
在國外,黑貓通常被視為厄運的象徵,在收容所中往往難以被領養。但就這麼一部沒有臺詞的電影讓大家改變了對黑貓的偏見,特別在巴西,當地動物保護機構 Ampara Animal Institute 發現,電影《Flow》大幅提升了人們對黑貓的興趣,甚至在討論待領養貓咪時,大家更傾向於稱其為“Flow 型貓”而非“黑貓”,或者很多人將自己的寵物貓取名“Flow”。
拉脫維亞當地收容所表示,他們更希望黑貓文化能以這種方式長久留存,而非盲目掀起領養熱潮。(《忠犬八公》《101 忠狗》《雪地狂奔》等導致寵物領養潮後又被遺棄導致寵物領養潮後又被遺棄。)
《貓貓的奇幻漂流》,講述了一隻黑貓在遭遇毀滅性洪水后,與其他動物攜手求生的故事。影片沒有對白,但憑藉出色的敘事和視覺表現力,贏得了影評界的高度讚譽。《紐約時報》評價道,電影主角是一位“高貴的角色,讓人不禁為其加油助威”,甚至形容這隻貓彷彿“從螢幕上躍然而出”。
電影不僅收穫觀眾喜愛,更橫掃多個國際大獎,包括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金球獎最佳動畫電影、獨立精神獎及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等,累計獲得約50個獎項。
導演金茨·齊爾巴羅迪斯(Gints Zilbalodis)在採訪中表示,角色的動作靈感來源於真實動物,但在細節上進行了簡化,使觀眾能夠在角色身上投射自己的情感,“它不只是電影裡的貓,而是每個人心中的貓。”
他對黑貓文化的傳播感到欣喜,他不僅在 X上分享里加壁畫的新聞,還定期轉發粉絲創作的《貓貓的奇幻漂流》貓咪藝術作品和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