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后深蹲和頸前深蹲有五點區別
更新于:2025-03-26 11:09:03

杠鈴深蹲運動分為頸前深蹲和頸后深蹲,不管是頸前還是頸后深蹲都是能夠很好的鍛煉身體,但是如果兩個都鍛煉是需要注意區別對待,否則易造成身體損傷的。那麼頸前深蹲和頸后深蹲有哪些區別呢?下文詳細為你解答!

杠鈴頸后深蹲和頸前深蹲區別

1、從鍛煉效果上來說,頸后深蹲能夠鍛煉整個腿部肌肉,比如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和大腿后側的股二頭肌,其次還有臀部肌肉。而頸前深蹲則偏向於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

2、從深蹲練習時的安全角度來講,頸前深蹲較頸后深蹲危險。如果頸前和頸后深蹲相同的重量,頸前深蹲需要更強的腿部控制力,這就需要練習者有一定的健身基礎。而頸后深蹲則可以藉助手臂、臀部等的力量。因此,一般頸前深蹲的負重重量都小於頸后深蹲的負重重量。

3、從練習者將杠鈴拿起和放下的角度來講,頸前深蹲相對頸后深蹲來說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和安全。因為頸前杠鈴深蹲不需要舉過頭頂放到頸后,或者從頸後放到頸前,只需要放到與肩同高的位置既可。

4、從深蹲對腰的影響來講,頸前深蹲對腰的影響較小。因為頸前深蹲的重量更多的集中在大腿股四頭肌上,並且在做深蹲的時候需要上半身保持挺直,而頸后深蹲則做不到。如果練習者腰不好,但又希望做深蹲的話,那麼建議用頸前深蹲。

5、從深蹲對臀部的影響來講,如果練習者不想“大屁股”的話,那麼建議用頸前深蹲。因為頸前深蹲更多刺激股四頭肌,而頸后深蹲在膝蓋下蹲小於90度角的時候會刺激臀部肌肉。

杠鈴頸后深蹲

預備體姿:把杠鈴置於頸后肩上,兩手握住橫杠的兩端,使杠鈴重心兩邊平衡。兩腳分開間距15-20英寸左右,腳尖稍向外分開。

頸后深蹲動作過程:兩眼始終向前方看。然後使兩膝慢慢彎屈,直至下蹲到全蹲的位置。使軀幹挺直,背部保持平直,頭部稍微抬起(始終看在一點上)。當大腿起立超過水準位置時,即慢慢伸直至回原位置。

訓練要點:如果使腳踝放鬆或腳跟離地,你會感到深蹲過程中很難掌握身體重心的平衡。你可以使兩腳跟站在2×4英寸的墊木上來練。

杠鈴頸前深蹲

杠鈴在頸前,橫杠的正確位置是放在鎖骨和兩肩三角肌上,以使杠鈴重量由三點分擔。兩肘抬起,肘關節位於橫杠垂直面以前,上臂盡量接近水準,使三角肌前束能托起更多的重量(實際上三角肌承受的重量可達到70%以上)。同時要收緊腰背肌,上體挺直,抬頭,下頜微收,使總重心接近或通過支撐面中心, 以保證動作的穩定。

杠鈴擱得較前,會增大陰力臂,增加軀幹支撐與兩 臂固定杠鈴的困難。

杠鈴擱得靠裡,橫杠會壓迫氣管和頸動脈,造成呼吸困難或頭部供血不足,容易導致昏厥。

不難看出,前深蹲對關節的柔韌性要求更高,除踝、髖、肩關節外,腕、肘關節的柔韌性和力量也要很強。正因為如此 ,很多業餘健美愛好者幾乎不能完成前深蹲動作,還有人覺得杠鈴 放頸前對胸部的壓力不可避免,很壓抑,呼吸困難,難以忍受,因而放棄這一動作練習 。

前深蹲的優點在於能更有效、更集中地練股四頭肌,同時能改善身體有關部位的機能。因此,練習者應克服困難去完成這一動作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