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的老人,一日兩餐比三餐更健康?到底哪種做法才是對的?
更新于:2025-03-26 11:08:24

到了65歲,正好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此時生理結構和功能都將有明顯的退行性變化,如走路慢、愛吃軟飯、容易乏力、視力下降、反應力變慢等等。

為應對這些表現,當下我們能做些什麼呢?不妨從改善日常飲食開始。眾所周知,民以食為天,每日進食食物不僅是為了解決饑餓感,更是為了吸收消化並利用食物中的營養素。

營養素可維持機體繁殖、生長髮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動和過程,可有的人說,65歲以上的老人更應該少吃嗎?從之前的一日三餐改成一日兩餐?

針對該問題,已在最新版《老年居民膳食指南》中便給出了答案,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不僅要一日三餐,還要注意整體的飲食原則,只有會吃才有助於延年益壽。

該指南中提出,對於一老年人(65~79歲)應食物品種豐富,與一般成年人的平衡膳食基礎上,要為自己提供豐富多樣的食物,並選擇好消化吸收的食物,如大豆製品、奶製品等。

不應減少必要的食物限制,尽可能做到餐餐有蔬菜,特別是深綠色蔬菜,如菠菜、油麥菜、莧菜、油菜、花椰菜等等,適量進食新鮮的蔬菜水果,最好品種多一點。

並與家人或朋友共同就餐,可有助於促進食慾,享受食物美味,保持飲食清淡。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味覺會漸漸發生變化,吃得食物會越來越鹹,應每日控制食鹽的量,全天不超過5g食鹽。

另外,有的老人為了擔心身體健康,一直選擇吃素的方式,認為如此就能長壽。其實,完全不必這樣做,與其一口肉都不吃,不如換著吃肉,如禽畜肉、水產品等。

按照老年膳食指南的需求,每日動物食物攝入量可以達到120~150g,其中魚類40~50g、禽畜肉40~50g、蛋類40~50g。

而要想達到以上的飲食要求,老年人每日三餐是最佳的就餐方式。除了飲食以外,在老年人膳食指南核心推薦中,還提到老人應積极參加戶外活動,延緩肌肉衰減,從而預防肌肉減少症。

保持適宜的體重,定期進行健康體檢,都是説明大家建造健康堡壘的有益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