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音樂的前世今生:從無人問津到不可或缺
更新于:2025-03-26 08:20:45

在電子遊戲發展的長河中,遊戲音樂從最初的非必需品,逐漸成長為遊戲體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演變歷程,不僅反映了技術的進步,更體現了創作者在有限條件下的創新精神。

電子遊戲誕生之初,受技術條件所限,其核心目標聚焦於實現基本的遊戲功能。像“Tennis for Two”與“Pong”這類早期遊戲,能讓玩家順利遊玩,便已堪稱重大突破。在此背景下,配樂作為一種錦上添花的元素,並非開發重點。

隨著電子遊戲的逐步發展,人們越發意識到配樂對提升遊戲體驗的重要性。然而,音樂的融入面臨諸多挑戰。1987年MP3才被發明,即便採用MP3格式,過度壓縮會嚴重影響音質,而早期遊戲容量極為有限,例如上世紀80年代電子遊戲逐漸流行時,遊戲大小通常不過40KB,播放錄音所需的空間對於當時為節省空間,連圖像都需對折複用的遊戲開發者而言,難以承受。

既然播放錄音不可行,通過演奏在遊戲裡加入聲音成為新的思路。利用電腦演奏樂器,只需將樂譜置入遊戲,所需空間遠小於錄音檔。當時,蜂鳴器作為容易想到的電子發聲器,進入開發者視野。蜂鳴器發明已有上百年歷史,其工作原理基於內部磁鐵線圈與振動膜片,通電時線圈產生磁場,振動膜片在磁場作用下反覆震動發聲。

日常生活中,蜂鳴器常被用作報警裝置發出刺耳聲音。理論上,給予特定頻率交流電,可使震動膜片按特定頻率震動發出不同音高聲音。正弦式交流電是最易獲得的交流電,但因其發出的聲音音色單一,主要原因是正弦波信號過於純粹。根據傅里葉變換原理,任意信號可拆解為無數正弦信號疊加,除基礎頻率部分,還有3倍、5倍、7倍於基礎頻率的部分,這些部分構成頻譜。在音樂領域,基礎頻率以外聲音為泛音,基礎音相同情況下,不同泛音形成不同音色。而正弦波沒有泛音,音色單調。

為豐富音色,方波成為早期聲卡的選擇。通過在二極體兩端施加交流電,利用二極體單嚮導通特性可得到方波,雖實際電路因穩定性、可調節性等因素較為複雜,但整體較易實現。早期聲卡多隻提供方波通道,而紅白機搭載的RP2A03晶片有所創新,將一個方波通道改為三角波通道。不過,由於三角波具有線性特性,使用非線性電子元件類比時,生成的是階梯狀波形。RP2A03晶片為三角波提供4倍即16級台階精度,代價是原本用於控制音量的4 bit無法再調節三角波音量。該晶元共提供兩個方波、一個三角波與一個雜訊通道。

面對有限的“樂器”條件,作曲家近藤浩志接受挑戰,用兩個方波製作主旋律與和聲,三角波寫出低音線條,雜訊通道模擬打擊樂聲音,創作出經典曲目。例如在《超級馬里奧》遊戲中,配樂與音效共同構成遊戲聲音體系。遊戲音效眾多,如馬里奧跳躍、吃到蘑菇變大等聲音,需臨時借用配樂通道。當馬里奧跳躍觸發音效時,對應的第二個方波中的遊戲配樂會被替換,連續頂方塊時,配樂基本聽不到。

近藤浩治身兼數職,既是作曲家,也是音效設計師、音響監督與聲音程式設計員。儘管他充分挖掘晶元潛力,創造出經典音樂,方波、三角波音色較正弦波豐富,但仍存在諸多局限。由於只有三個可調音高通道,無法寫出完整七和弦,只能使用基礎和弦,並精簡音符使用。同時,晶片在音量控制上無法做出淡入淡出效果,長音聽起來拖遝。在這些限制下,歡快跳動的風格成為當時遊戲音樂的一種選擇。

而《魂鬥羅》採用不同配樂思路。隨著遊戲大小從40KB提升到128KB,製作者啟用取樣聲道預錄製鼓聲,提高音符與鼓點密度,用節奏豐富彌補音色單調,僅用高音、低音、鼓點三個聲道保證音樂完整性,省下兩個通道處理音效。這種設計使《魂鬥羅》在音效密度高的情況下,玩家也不易察覺音樂中斷。《魂鬥羅》與《超級馬里奧》在樂器使用上,都採用基礎波形,聲音具有“滴滴嘟”特點;作曲方面,都採用短促快節奏方法,使配樂充滿跳躍感。這些特點在當時技術條件下形成獨特音樂流派。

為提升遊戲聲音表現,廠商不斷探索技術革新。1989年,Konami發佈的《惡魔城傳說》用上自主研發的VRC6晶片,該晶片提供三個額外聲道,使遊戲聲音表現顯著提升。同時,製作組嘗試在遊戲中加入人物語音增強遊戲體驗。1991年,中國臺灣智冠科技發佈的《三國演義》創新性加入武將語音,儘管實現方式不詳,但在當時給玩家帶來震撼。同年,Konami推出VRC7晶片,集成FM合成器,使音色不再局限於基礎波形,可合成任意波形。《拉格朗日點》是紅白機上唯一使用VRC7晶元的遊戲,其音訊效果超越時代。

隨著電腦算力提升與存儲空間擴大,遊戲配樂創作者擺脫束縛。播放預錄製音訊或通過強大合成器合成複雜音效變得可行,8bit音樂逐漸淡出主流視野。儘管8bit音樂在技術層面意義不再,但它承載一代人記憶,成為時代符號。如今,仍有人喜愛8bit音樂流派,一些音樂人製作8bit風格音樂專輯,雖使用當時音色,但會添加大量音效變化或直接採樣豐富樂曲,相比之下,更凸顯當時作曲家在有限條件下創作經典BGM的艱難。

電子遊戲音樂從萌芽到發展,是技術與藝術相互交融的過程。早期創作者在重重限制下,憑藉智慧與創造力,為遊戲音樂奠定基礎。隨著技術進步,遊戲音樂不斷突破,為玩家帶來更豐富的聽覺盛宴。未來,遊戲音樂有望在新技術推動下,繼續書寫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