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原著:江昌義那聲“爹”,是對江德福最狠的報復
更新于:2025-03-26 03:35:37

《父母愛情》的作者劉靜說,江昌義打開的那扇門是——“災難之門”。

原著中這樣寫道:

門被小哥撞開,被他同時撞開的,還有一扇看不見的災難之門。

跟在小哥身後的人,我們沒見過,但我們又分明都認識,那張國字臉,還有父親家祖傳的特有的鼻子:高挺的鼻樑上方那明顯的凸起。

他二十歲上下,穿一身農村自家織的黑不黑灰不灰的粗布衣褲,高高的個子,有一張影集里我父親年輕時一模一樣的清瘦的國字臉。

他站在我小哥身後,像個走錯門的不速之客,臉上被血充得汗津津紅彤彤的。

那農村青年上下嘴唇蠕動著,努力了幾次沒發出聲來,那雙憂鬱的眼睛里淌出淚來,他哽咽了,費勁喊出了那聲:“爹”!

江德福聽到這聲“爹”,兩隻眼睛瞪得滾圓,隨後下意識去看站在一旁的安傑,又去看一臉拘謹卑微的江昌義。

江昌義臉上的淚珠越滾越多,他雙手捂住鍋蓋頭,大著聲又喊了句“爹”!

看江昌義“認親”這一幕,一定認為他是卑微的、是屈辱和痛苦的,江德福一家用質疑和審視的眼光居高臨下地對待這個“不速之客”。

但原著中,江昌義用江德福的關係當跳板,後成為大老闆后對老七(父母愛情的作者劉靜)說得一番話,才知道,他才是這場”認親“風波的主導者,也是最終勝利的那一方。

《父母愛情》原著:江昌義那聲“爹”,是對江德福最狠的報復!

《父母愛情》原著,比劇版中的人物要殘酷太多。

其中最具顛覆的就是江昌義這個人物。

電視劇中江昌義認父,是自作主張,是單純地為了自己的前途,瞞著母親張桂蘭找到江德福。

因為目的純粹,所以結局也算圓滿。

江昌義娶了安傑的外甥女,並向安傑坦誠了自己當年的錯誤,安傑也大度地原諒了他。

這場“認父”風波最終以大團圓收場,江昌義真正成為江家一分子。

但在原著中,江昌義的“認父”則是一場陰謀。

他的可憐兮兮、他的卑微局促,全是裝出來的,是他和母親張桂蘭蓄謀已久的一場”大戲“。

善良的老七,看到是一個被欺辱的小人物的眼淚和痛苦。

她下意識地跑到衛生間,從鐵絲上抽出一條洗臉毛巾,跑到那人身邊,用手捅了捅他,說:“你別哭了,哪,給你毛巾!”

又跑進儲藏間,找出一支新牙刷和一管新牙膏,過分熱情地把牙膏擠到牙刷上,教他刷牙的姿勢和動作。

他的國字臉紅了,很難為情的樣子,老七因此就有了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江昌義是個高超的“演員”,他隱忍著除了老七以外的其他兄弟姐妹的羞辱,隱忍著老七“示好”後帶來的心靈的折磨和摧殘,他在江德福面前裝出一副老實巴交和委屈求全的可憐面孔。

他的”弱“彰顯著江家人的”強“,這讓沙場鐵血的江德福生出了惻隱之心,不忍將他趕出門。

江德福只好不許江昌義走出這個院子,這大概也是他對江昌義提出的唯一要求,如果這個和他長得如此接近的半大小子出現在島上,不知會引起多大的轟動和麻煩。

於是,江昌義只能成天待在這個院子和這棟房子里,和一群敵視他處處給他難堪的人在一起,孤單、苦悶和難受是可想而知的。

江昌義演了一個月的“戲”后,目的達成,他被江德福弄到一個老戰友手下當兵去了。

但因為他的“攪局”,江家再不似曾經的一波清池。

安傑從青島回來后,突然就想開了,臉上掛著一種徹底的無所謂。

她像一個好獵手那樣拿捏住江德福的一條尾巴,想什麼時候扯一扯就什麼時候扯一扯,想什麼時候拽一拽就什麼時候拽一拽,過去還對江德福偶爾的脾氣避一避,現在她可以迎面而上同江德福開頂風船了。

江德福,你給我少來這套!我也只是藏了一張照片,你倒好,藏了一個有血有肉,有呼吸的活生生的大兒子,你多能耐,多有本事啊!

只要安傑拿出江昌義這個“殺手鐧”,江德福立馬臉就黃了,臉耷拉下來一聲不吭了!

這才是張桂蘭和江昌義真正的“陰謀”。

在他們看來,江德福給江昌義安排去當兵算什麼,這是他欠他們娘倆的。

他們要的是江德福此生不得安寧、不得好報!

多年後,已經成為大老闆的江昌義,在金碧辉煌的大酒店,宴請了當時在江家唯一向他示好的老七。

他翹起二郎腿、用標準的普通話,居高臨下地、大言不慚地將當年的陰謀和盤托出:

小妹,咱倆壓根不是什麼同父異母的兄妹,嚴格來說,咱們應該算是堂兄妹,我是你的堂哥,你是我的堂妹,這種血緣也是夠近的,和親兄妹也差不到哪兒去。

我母親跟你父親結婚時,按家鄉風俗大你父親許多。你父親剛結婚沒多久就跟著路過我們村的老六團走了,這一走就是五六年沒有音訊,不知是死是活。

我母親守了五六年的活寡,作為女人,你應該比我還清楚這裡頭的苦衷。

後來,我母親跟我父親也就是你大伯好上了,還懷上了我。

正好這當頭你父親回來了,雖然我母親一口咬定我是你父親的,但這騙不了你父親。

你父親左猜右疑,就是沒猜到在同一個院子里住著的我的父親、你的大伯,也就是他的親大哥身上。

你父親一怒之下,把我母親趕出家門,那時候趕走一個女人是件很容易的事,甚至連休書也不用寫。

我母親回到娘家生下了我,含辛茹苦把我養大,在她死前把這一切都告訴了我。

在她的授意下,我沒有去認那個依舊活著而且就在眼前的親爹,而是到你家冒認了你的父親。

我的長相把你父親搞糊塗了,他甚至相信我是他的親兒子。

你的父親很厚道,他腦袋怎麼就不稍稍轉彎,世界上像叔叔和舅舅的孩子也很多,哈哈!

原著里張桂蘭背叛了江德福,但並沒有因此感到愧疚,反而認為自己所遭受的“罪孽'都是江德福一手造成的。

如若江德福不跟老六團走,自己也不會耐不住寂寞,出軌大伯哥;如果他認下自己肚裡的”種“,她也不會被趕出家門,落得個被人恥笑、獨自帶娃的結局。

張桂蘭直到死都恨著江德福,她讓江昌義去冒認江德福,一是這樣她的兒子能徹底改寫人生;二是她要用江昌義去噁心江德福。

母親仇恨的灌輸,加上多年”私生子“身份的卑微,江昌義對這個未曾謀面的”叔叔“也恨上了。

他冒認了”爹“,又仗著這個”爹“當了大老闆,但等他功成名就後,等他直起腰板和江家人平起平坐了,便要來報復了,要來羞辱了。

他理直氣壯地對老七說:

我知道我這樣做很卑鄙,但沒有那時的卑鄙,哪能有今天的我?

為了這種卑鄙,我想我該付出的差不多都付出了。

小妹,你大概已經不記得我在你家過的那一個月了,但我不會忘記,永遠不會!

你們家我最恨的就是你的母親了。怪不得老家沒有一個人說她的好,她看我就像一個小偷,一個無賴,她真認為我是個無賴是個小偷,偷走她明媒正娶正房太太的榮耀,叫我說,她才是一個小偷,她偷走了原來該屬於我母親的一切。

對,我母親不守婦道,與大伯哥通姦,但如果她守婦道,你父親回來就不會休掉她嗎?

你父親肯把一個裹小腳大字不識的農村女人帶回城市嗎?

城市的女人才叫絕,她們看不起農村人,管農村人叫鄉巴佬,泥腿子,但一旦這些鄉巴佬男人出人頭地了,成熟女人又不肯放過她們,蜂擁而上統統把他們俘獲去,搶走本該屬於農村女人的一切。

你母親就是其中一個!

江昌義是卑鄙的,但他的卑鄙里卻又有著無奈與時代留下的殇。

是的,即便他的母親張桂蘭沒有做錯事,江德福就不會休掉她,就會帶著她這樣一個年老土氣、裹著小腳、大字不識的農村女人進城,共用勝利的果實嗎?

看看老丁對王秀娥、王振彪對張桂英的鄙夷和嫌棄,也就知道江德福是個什麼態度了。

這就是人性,也是婚姻的殘酷,那就是,婚姻本是雙向的奔赴,但如果一方走得太快,與另一方差距越來越大,那對方想得不是如何縮小差距,而是去選擇另一條跑道。

《父母愛情》之所以看著讓人溫馨和快樂,其實是作家劉靜摒棄了那些生活的陰暗面,給觀眾呈現了近乎世外桃源的那一面。不然為何在遠離世俗的島上拍呢。

劉靜讓張桂蘭出軌、把王秀娥和張桂英安排去世,才讓婚姻裡的那些暗潮湧動、那些見不得人的慾望和利己都變得順理成章、變得水到渠成!

可其實,如若和江昌義說得一樣,張桂蘭沒有出軌、張桂英和王秀娥沒有猝死,那麼又會是怎樣的一場狗血和撕 逼呢?

江德福娶到安傑后,得意之際說了這樣一句話:“農村包圍城市能解放全中國,城市包圍農村能過上好日子!”

江德福娶了城市的資本家小姐安傑“過上了好日子”,不就是說,和“農村的裹腳媳婦”沒有好日子過呗!

江昌義雖然在這場“復讎”中,得到了最大的實惠,也狠狠地抽了江得福的臉。

但實際上,他越是在老七面前表現得囂張、表現得不可一世,越是證明他內心的虛弱和卑微。

他始終不敢正視母親的錯誤,也不敢正視自己當初認父的卑鄙,他只能通過仇恨和宣洩,才能減輕這些錯誤和卑鄙。

我不好沒有錯,你不好就是最大錯!

臨走,他給了我一個帶著一顆好大的鑽石的金戒指。他扳著我的手教我,應該戴在這個手的這個指頭上。那神態,分明就是我把牙膏擠在牙刷上在教他刷牙。

江昌義,始終沒走出那一年“認父”的屈辱,他活在了裡面,也死在了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