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能讓你保持內心強大的人生準則。就是無論你的伴侶怎麼指責你,說你太懶所以減不下去肥、說你脾氣差、情緒不穩定、又或者是小心眼兒、愛計較等等,都不代表著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總愛指責別人的人,他說出的話其實更多的是一種“防禦”。暴露的是他內心不想面對的,關於自己的部分。也就是說,他自己就是一個沒有毅力、減肥總是失敗的人;他自己就是個一點就炸的人...但他不想承認啊,於是,他將自己的這些問題,投射到你的身上,試圖把你“變成”和他一樣的人,然後通過指責你,來減輕自己的羞恥感、焦慮感以及其他的負面情緒。
可以這樣說,他怎麼對你,其實反映了他自己就是一個怎樣的人。無論他的言語具有多麼強的攻擊性,這都和你無關,你不要覺得自己有問題,更無需開始敏感自卑,陷入一種深深的內耗中。
我上面提到的“投射”,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現象,是指個體將自身不願接受或難以面對的情緒、動機、想法等,歸因於他人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尤其在親密關係中,投射的發生更為普遍。因為親密關係本質上是親子關係的複製,而一個在原生家庭里習得無助、自卑,內在匱乏的人,在進入親密關係後,潛意識裡就會把和父母的衝突,將自己曾經那未被滿足的渴望,投射到伴侶身上,期待著伴侶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就比如,一個從小總是被否定,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認可的孩子。他長大後,不僅自己會沒自信,他還會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的伴侶也是同樣沒有能力的。每次當伴侶有想法想要做某件事的時候,他給的不是鼓勵與支援,而是冷嘲熱諷,質疑他、否定他;
又比如,一個從小因為自己的外貌被取笑過的人,他長大後可能會有著深深的容貌焦慮。當某天看見伴侶跟比自己好看的異性聊天時,他就會懷疑對方是嫌棄自己不夠好看,覺得自己沒有魅力,打算拋棄自己。
再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NPD。因為投射是NPD非常愛用的一種操控手段。他們剛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會表現出自己能力很強、很厲害的一面,來吸引你。然後在相處的過程中,時不時的指出你的一些問題。表面上看,他是在為你好,但實際上,他只是想通過把所有的錯誤歸咎到你身上,通過指責批評你,來證明自己有多麼的好,你有多麼的不如他。
那如果你內心不夠堅定,接受了他的“洗腦”,然後真的開始按照他說那樣去改變自己。時間長了,你就會陷入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因為你會發現,無論你怎麼改變,都無法達到NPD的要求。時間長了,你就會覺得自己很糟糕、沒有價值,甚至還會產生這樣的一種想法,那麼優秀的他還願意和一個如此糟糕的自己在一起。於是更加死心塌地地對他好。
所以看明白了嗎?當一個人選擇將自己的無能投射給你時,如果你接受了這個投射,那麼此刻就不是他無能,而是你無能了。你要承擔他的負面情緒,背負著他曾經的創傷經歷前行,那結果必然是,你在這個過程里,逐漸被消耗,開始經常性的抑鬱、焦慮、情緒化,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
那要怎樣才能避免自己被對方的投射所干擾呢?心理學上,與投射想對應的還有一個概念叫“認同”。只要你不“認同”,那他投射他的,都和你無關。所以,當被別人攻擊時,先別著急自我否定,只要你不接受投射,他就傷害不到你。
但更重要的一點是,你自己要有堅定的內心力量。我們和每個人的關係,其實都能反映出我們和自己的關係。你總是相信別人對自己的否定,其本質是你不相信你自己。所以你才會被他人所左右,輕易地就認同了對方的投射。那這樣一個力量薄弱的人,自然也很容易吸引到想要利用你這一點的人。所以,好好的愛自己,當你內心足夠有力量時,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那就是什麼樣。而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