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姨今年72歲了,從年輕的時候起就是個愛操心的人。
兒女家誰家發生點事,她就惦記好幾天,睡也睡不著,每天是操不完的心。
這不,這兩天又因為睡不好,身體不舒服了,胸口感覺悶悶的,還總頭暈。
於是周大姨上醫院檢查身體去了。
醫生仔細檢查了一番,確定沒什麼大病,就笑著對她說:“大姨啊,您這身體沒有啥大問題,主要是太操心了,累出來的!”
到了周大姨這個年紀,真的就如醫生說的一樣,身體很多病都是累出來的 。
年紀大了,就應該學會偷懶,有時候懶一點反而更好。
不過,什麼樣的“懶”才是真正的“健康懶”呢?
有的老人覺得自己可勤快了,每天早上6點就起來給孩子們做早點,然後收拾家務,幹力所能及的活。
老人勤快,就會把自己的休息時間全都花在幹活上,就無法保證充足的休息。
對於老人來說,充足的休息很重要。
你不必強求自己早起,也不必強求自己頓頓飯不落的做。
保證自己身體不累的前提下,去做一些家務活,這樣你的身體健康,兒女們也不會因為你做的太多而有負罪感。
其次,在吃這個方面,也可以適當的“懶”一點。
有一些老人喜歡美食,他們也會嘗試著去做一些複雜的美食。
還有一些老人,負責家裡人的三餐,每天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去準備。
不論是什麼原因,做飯都是一個極耗體力的事情。
購買食材、清洗食材、備菜、烹飪、吃過飯要清潔廚房,這都讓老人累的夠夠的。
所以,為了身體健康考慮,老人應該適當的“懶”一點。
還有就是老人如果是自己吃飯的話,也可以選擇一些簡單易烹飪的食材,比如紅薯、玉米等,只需要簡單的蒸一蒸,煮一煮就好了。
同時,這些食物還有營養,能滿足身體的需求,又不用花費太久的時間去製作,這樣能節省體力,也對身體更好。
最後在洗澡方面,也可以適當的“懶”一點。
老人隨著年紀的增大,身體分泌的油脂也少了很多,如果這時候還天天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乾燥加重,不利於皮膚健康。
另外,老人的抵抗力也降低了,現在天氣是一天比一天冷,如果保持每天洗澡的習慣,很容易增加感冒的幾率。
只要身體乾淨,實在是沒必要天天洗澡,有時候可以用溫水擦拭身體出汗的部位,比如腋下、脖頸等,保持基本的清潔衛生,同時也能避免因洗澡過於頻繁而傷害皮膚。
乍一聽,有的老人可能就懵了,器官怎麼懶?且聽我慢慢道來。
有的老年人那個嘴是一天到晚不停的嘮叨,結果把兒女們給嘮叨煩了。
還有的老人是喜歡和別人抬杠,別人有不同意見的時候,他們就會不斷的去說服對方,希望能改變他們的想法。
常言道:禍從口出,老人要是不能做到“嘴”懶,很容易因為說的多而得罪人。
其實,有一些話題不必非要爭個對錯出來,還有就是兒女的事情,也不必事事嘮叨。
現在電子設備太多了,特別是手機,幾乎是人手一個。
很多老人也會使用智能手機,他們對手機中的各種資訊也很感興趣,於是長時間的玩手機,結果讓視力變得模糊。
老人的眼神經本就很脆弱,如果不注意保護的話,很容易得眼部疾病。
適當的“眼”懶,讓眼睛得到休息,可以緩解視神經的疲憊,也可以適當的眺望遠處,或者是閉目養神,這樣都能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上了年紀,就不要再逼著自己每天去鍛煉身體,特別是冬天,強迫去戶外鍛煉身體,反而是給身體增加負擔。
隨著年齡一天比一天大,身體的心肺,四肢,關節都衰老了,這時候堅持運動,反而會因此而受傷。
另外,天冷的時候,人的血液也會變得特別粘稠,這時候運動,會加重心血管疾病。
所以,在寒冷的季節,老人完全可以選擇在溫暖的室內活動,而不是冒著嚴寒出門鍛煉。
老人們上了年紀,總想要和別人多親近親近,這樣能打發無聊的時間,也能交到新的朋友。
可是有時候,老人在人際交往上太勤快了,真沒好處。
比如說,誰家有個矛盾需要化解,你立馬去調節了,解決好了,那是皆大歡喜。
可要是解決不好,反而還會給你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還會讓有心的人誤會你的善意。
此外,與人交往“懶”一些,也是告訴老人們,在老年,不必刻意去維護一些複雜的人際關係。
比如一些多年不聯繫的遠方親戚或者只是點頭之交的朋友,如果維持關係讓自己感到疲憊,那就可以適當減少聯繫。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和自己親近、相處愉快的家人和朋友身上,讓自己的社交生活更加輕鬆自在。
最後就是跟自己的兒女交往,也可以“懶”一點。
現在社會發展快,很多兒女們都為了謀求好的發展,去了外地打工。
有的父母每天都給兒女打視頻電話,問東問西,雖然是關心,是好意,可也會在無形之中增加兒女的壓力,也會讓兒女產生叛逆的心理。
反之,偶爾,或者十天半個月問一次,或者等兒女們主動打電話回來,這樣更容易拉近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距離。
總之,對於老人來說,要轉變傳統的思想,學會這種“懶”一點的生活方式。
雖然一開始可能有點難,但慢慢的去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心態,你就會發現這種“懶”並不是消極,而是一種更適合老年人的健康生活。
你覺得這樣“懶”一點的生活好嗎?如果是你的話,會選擇這樣的生活嗎?
注:本文所涉及人名均為化名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