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身體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體內血液運輸的通路,當血管發生堵塞時,血液就無法正常流動,如果血管交通癱瘓了,身體多個器官會缺血缺氧,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那麼,血管為什麼會堵塞呢?
說到引起血管堵塞的原因,年齡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隨著人們的年齡增長,身體機能會慢慢下降,血管也有可能出現動脈粥樣硬化,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血管堵塞。
除此之外,還與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因為一些不良的習慣會誘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這些疾病也與血管堵塞有密切關係。
還有一部分人群,每天的工作量大,總是感覺到勞累,情緒也不穩定,這樣的人群也容易形成血栓,血管會堵塞。當人的血管堵塞之後,就有可能發生“中風”,還有急性腦梗,日子久了,還可能影響壽命。
想要預防血管堵塞,在日常生活中,建議養成以下4個習慣:
第一:飲食保持清淡,營養要均衡
對於人類來說,一日三餐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每餐吃的食物盡量要清淡一些,食物種類盡可能多一些,確保營養全面且均衡。
每天的食鹽盡量控制在5克左右,少油飲食,避免油炸、油煎的烹飪方式,每天吃油不要超過25克,少用動物油,可以多用植物油,比如芝麻油、大豆油、茶籽油、菜籽油等。
同時,還要少吃高糖食物,像蛋糕、糖果、可樂等糖分高的食物都要少吃。
第二:多喝溫開水
人體裡面有很多的水分,在缺水的狀態下。血液的黏稠度舍升高,血流的阻力會增大,血液流動速度會減慢,時間長了,就可能增加患血栓的風險,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建議大家在早上起床時,空腹喝一杯200毫升的溫開水,稀釋血液濃度,保持血液流通正常。每個正常的成年人,每天喝1800毫升的溫開水有利於血管健康。
第三:釋放壓力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的精神總處於緊繃的狀態。人的精神過於緊繃,血壓會上升,當人的血壓達到一定標準之後,血液流動的速度會加快,血管容易出現問題。
所以,人要懂得調整自己的情緒,對於一些不開心的事情要懂得釋懷,要以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凡事要看好的一面。
建議大家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多看書,多聽一聽音樂,還可以約好朋友逛街,旅遊,讓自己的心情保持輕鬆、愉悅的狀態。
第四:長期堅持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代謝,改善血液迴圈,讓體內的血管能夠保持通暢。每次運動的時間應該保持在30-45分鐘之內,每周可以運動5天,休息兩天。運動的方式可以不太激烈,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可以,像跑步、快走、爬山、騎行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實在沒有時間外出運動,也可以選擇晚飯後散步,或者在家練習太極拳和瑜伽,當然,飯後還有幾個小動物也值得嘗試,總之,最主要就是要讓身體動來。
飯後小動作:
◎抬腿——吃完飯站立一會後,端坐在凳子上,把一隻腳勾起,用膝蓋的力量抬起小腿,當你感覺到小腿后側有拉伸感,大腿在發力的時候,保持這個狀態30超過一秒,如果能堅持60秒最好。然後換另外一隻腳。如此左右腿反覆做8次。
經常做這個抬腿的動作,雙腳與腿部的血液迴圈變得旺盛,下肢血液會回流,心臟與肺部的血流量充足,有利於體液與血液正常迴圈。腳部的穴位與反射區得到了刺激,血管也就更健康了。
◎經常轉動腳踝
這個動作其實也不複雜,坐姿,腳尖著地,以腳腕為中心自然轉動就可以了,左、右腳各轉動20次為宜。
眾所周知,在人體腳踝骨的周圍有很多穴位,而這些穴位就是氣血運行中樞,經常轉動腳踝部位,可以刺激到這些穴位,促進腳部血液迴圈,養護血管。
◎按摩一下小腿肚子
大家沒什麼事,坐在沙發上的時候,可以經常按摩一下小腿肚子。雙腿自然彎曲,雙手緊緊夾住一隻腳的的小腿肚,邊轉動邊按摩,每只腿也可以按摩20次。
長時間做這個動作,可以增強腿部力量,改善血液迴圈,預防脂類物質大量在血管里堆積。
如果想要瞭解更多和血管養護有關的知識,可以多看一些專業的書籍,比如這本《血管決定人的壽命 》就值得大家反覆閱讀與學習。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