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堆積和基因有密切關係,有些人天生就易胖肚子,除了先天因素,肚子上的肉是在不經意中長的,生活中很多小事都會增加內臟脂肪。
睡前5個習慣易胖肚子
諸多營養專家指出了一些可能增加腹部脂肪的不良睡前習慣。
喝牛奶
牛奶含大量脂肪,睡覺后人體新陳代謝變慢,大量脂肪在胃腸道消化后吸收入血,並儲藏起來,尤其是腹部。
有研究顯示,如果每晚睡前喝350克牛奶,6個月內將增加5.5公斤,脫脂牛奶則增加2.7公斤。
玩手機
手機和電腦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擾生物鍾,影響夜間睡眠。睡眠不好,大腦需要能量,渴望糖分,身體為了讓大腦保持清醒,容易過度攝入含糖食物。
此外,睡眠不足還會影響內分泌,減慢新陳代謝,從而增加體脂。
喝咖啡/茶
睡前6小時攝入咖啡因會影響夜間睡眠,增加體重。
熬夜追劇
研究表明,夜晚長時間觀看電視與攝入更多熱量緊密相關,因為會吃更多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如薯片、辣條等。
晚餐吃太晚
理想情況下,最後一餐應睡前3小時或更早完成。睡覺時,身體會停止消化,如果胃腸中有食物,會將身體的注意力從修復身體轉移到消化食物上。如果食物熱量沒得到充分消耗,最終會變成腹部脂肪。
想減肚腩先分清類型
四種肚腩的形成原因及消除方法:
啤酒肚
像口大鍋扣在身前
因飲酒、暴飲暴食、過量攝入精細碳水化合物造成。酒精不但能減緩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過程,還會激發食慾,讓人不知不覺吃多了。建議減少飲酒量,讓食慾恢復到正常水準。
氣球肚
肚腩向外突出,觸摸很硬
由腸胃脹氣、便秘引起。少吃小麥、大蒜、洋蔥、櫻桃、李子和蘑菇這些容易產生脹氣及不好消化的食物。
壓力肚
胸部往下像纏了一圈麵包
壓力過大會促使皮質醇激素釋放,把血液中的糖聚集在一起,由此沉積成脂肪。多做深呼吸、冥想等減壓運動,可減緩壓力。同時,少食多餐也會控制皮質醇激素的濃度,從而減小壓力肚。
梨肚
腰細,下腹贅肉多
受雌性激素影響,腹部脂肪細胞受到了過度刺激,造成脂肪堆積。多吃含有高纖維的食品以及綠葉蔬菜,有助排出多餘雌性激素。
肚腩分健康和不健康的
其實,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擁有絕對平坦的小腹。因為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肚子原本就應該自帶一點凸出曲線。
完全沒必要羨慕網上所謂的超平坦腹部。正常的小腹就應該是微微凸起的,很多網圖都是用力吸肚子拍的或者修圖修出來的。
什麼樣的肚腩不健康?
肚腩是否健康可通過計算腰臀比簡單判斷。
具體方法:筆直站立後輕輕吸氣,用軟尺輕貼皮膚測量肚臍上方1釐米處的腰圍,及胯骨凸起部位的臀圍,然後計算腰圍與臀圍的比值。
男性超過0.9,女性超過0.8,即提示可能存在內臟脂肪過剩問題。
想要減掉長期堆積的腹部脂肪,還是應從調整生活方式入手。
調整飲食結構
減少油脂的攝入,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減少含糖飲料、高糖食物的攝入;避免飲酒;增加優質蛋白以及膳食纖維的攝入。蛋白質攝入以低脂高蛋白食物為主,如雞蛋、雞胸肉、魚肉、牛奶等。
堅持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減少內臟脂肪最有益的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車、健身操、跳繩等。建議一般人群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除針對全身的常規運動,推薦以下幾種跳躍動作,經常練習有助減去內臟脂肪。建議每個動作重複10~15次為一組,每天練習3~4組。
波比跳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臂自然下垂;俯身下蹲,雙手掌撐地,用力將雙腿同時後蹬進入俯卧撐姿勢。
完成一個俯卧撐後,將雙腿收回至下蹲姿勢;起身跳躍,同時雙臂伸直向上舉過頭頂。注意下蹲時吸氣,起身跳躍時呼氣,動作保持連貫。
開合跳
雙腳併攏站立,雙手自然下垂;向上跳起,雙腳向兩側分開略大於肩寬,雙臂向上舉過頭頂並拍掌;雙腳併攏落地,雙臂放回身體兩側。
注意膝蓋微屈,減少膝關節壓力,保持速度適中,避免過快或落地不穩導致腳踝扭傷。
深蹲跳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臂自然下垂;臀部向後坐,做深蹲動作,膝蓋不超過腳尖,雙臂向前伸直;從深蹲姿勢起跳,盡量跳高,同時雙臂向後擺動;落地時回到深蹲姿勢。
注意保持背部挺直,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跳躍時盡量保持身體穩定,避免左右晃動。
改變不良姿勢
斜倚在辦公椅上、半躺在沙發上等,長時間保持這些姿勢,會使肚子上的肉越積越多。建議保持挺腰收腹的姿勢,鍛煉腹部肌肉的同時,對減小腰圍也有説明。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人,工作半小時可以起身活動一下。
此外,走路時要抬頭挺胸,雙眼平視,腳尖向正前方,自然邁步;站立時下巴稍回縮,腹部微微收緊,重心稍微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