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張大媽,就不得不提起她做的那一手好菜,特別是那紅燒肉,色澤紅亮,肥而不膩,家人都特別喜歡吃。
不過,上周張大媽去體檢,報告出來可把她嚇了一跳,醫生說她血脂有點高,得少吃高脂肪的食物,不然身體可就要出大問題了。
張大媽一下子就慌了,她平時那麼注重飲食,怎麼還會出問題呢?難道和紅燒肉有關嗎?
隨後醫生告訴他,有兩種肉吃多了可能會增加致癌風險的,平時一定要少吃。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肉類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然而,近年來中國癌症高發,真的和長期吃肉有關嗎?哪兩種肉應該少吃呢?
01
中國癌症高發,是吃肉惹的禍?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為1929萬例,其中中國新發病例達到457萬例,佔全球新發病例的23.7%,居世界首位。
同時,中國在肉類消費方面也名列前茅,全國14億人口日均肉類消費量高達23萬噸,人均每日攝入量大約164克,遠超膳食指南推薦的40-75克。
這種高消費背後的健康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國際癌症機構已經將紅肉和加工肉列為致癌物。
近期一項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的研究顯示,過量食用紅肉和加工肉與多種癌症發病率增高有關,尤其是結直腸癌。
研究數據表明,每日增加70克紅肉/加工肉攝入量,結直腸癌風險增加32%;每增加20克加工肉,風險增加18%;每增加50克紅肉,風險則增加36%。
紅肉中豐富的血紅素在體內分解時會生成N-亞硝基化合物,這種物質容易損傷DNA,從而提高癌症風險。
加工肉中添加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等化學物質也會對腸道細胞構成傷害,增加患癌風險。
02
11國大型研究:愛吃肉的老人可能更長壽
雖然紅肉一直以來都被視為不健康,但並不意味著老年人應該完全避免食用肉類。
肉類是蛋白質、維生素B12及鐵、鋅等礦物質的重要來源,對於老年人維持健康尤為關鍵,長時間不吃肉可能會導致蛋白質缺乏,引起多種健康問題。
一項覆蓋11個國家的大型研究發現,攝入較多蛋白質的老年人(主要來源為雞蛋和肉類),患癌風險及死亡率均顯著低於主要吃素的老年人。
具體數據顯示,每日蛋白質攝入超過40克的老年人死亡率僅為18%,而那些每日攝入少於40克的老年人,死亡率則高達31%。
那麼,老年人應該選擇哪些肉類呢?
專家建議,與紅肉和加工肉相比,老年人更適合吃魚肉和雞肉。
魚肉不僅富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D和硒等,有助於保護心血管健康,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魚類是優質蛋白的主要來源之一,100克魚肉大約含20克蛋白質。
而雞肉,其蛋白質含量高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含飽和脂肪量低,非常適合老年人食用。
03
如何健康吃肉,避免癌症的發生?
肉類是獲取必要營養的重要來源,但是要想健康食用,應該遵循下面這幾個原則:
1、食物要多樣化,不要只吃肉
健康飲食應該包括穀物、蔬菜、水果、蛋奶、大豆和堅果等。
建議每天攝入超過12種不同食物,每周超過25種,其中,谷薯類攝入量應該為250-400克,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應該佔一半,水果200-300克。
2、吃優質蛋白,少吃紅肉加工肉
減少紅肉和加工肉的攝入,優先選擇魚肉、禽肉和蛋類,建議每周的肉類攝入量為280-525克。
3、肉類烹飪方法要科學健康
選擇蒸、煮、燉等低脂烹飪方式,避免烤、油炸、煎等高脂方法。
這些烹飪方式有助於減少有害物質的生成,從而降低患癌風險。
健康飲食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關注自己的飲食習慣吧,預防癌症,從餐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