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孩,把網球當成自己最好的禮物
更新于:2025-03-26 06:01:28

“大家好,我是柴好。我今年10歲了,在海澱區七一小學上學,在搏德網球俱樂部練球。”

2025年春天,被稱為“陽光雙賽”的印第安維爾斯公開賽和邁阿密公開賽正在進行,17歲小將米拉·安德列娃憑藉精彩的表現加入高芙、莎拉波娃、辛吉斯等一眾天才少女的行列當中。

中國網球也有自己的天才少女,澳網亞軍、巴黎奧運會金牌得主鄭欽文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她身後,一批以她和李娜為目標的小球員正在不斷湧現。雖然年紀不大,但他們對網球有著獨特的認知並且充滿熱愛,是未來中國網球的希望所在。

2015年出生的柴好就是其中之一。

你能想像嗎?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這個來自北京的10歲女孩報名參加了12項青少年3.5賽事。最終,她9進決賽拿到6個冠軍和3個亞軍,累積收穫超過60場勝利。值得一提的是,絕大部分比賽中她面對的都是比自己年齡更大、身高更高的對手。但不管網帶對面站著的是誰,她都能夠做到全情投入,將所有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正是這種專注度打動了儲楚教練,讓她在第一次見到這個小姑娘時就印象深刻。“當下這種快速的社會環境當中,碎片式的網路環境常常讓小朋友無法全程保持注意力集中,但柴好完全不同。她每一個球的專注力都特別高,什麼球都會去追。比賽時她還有一種大心臟,非常穩定、堅定。”

這些特質讓她成為每一位教練都會喜歡的小孩,而她也同樣喜歡儲教練。

“我非常喜歡儲教練,她是一個開朗的人。雖然在場上很嚴肅,也因為技術方面的事情說過我,但我一點兒也不害怕她。我還很想挑戰她呢!等我好好想一想什麼時候(去跟她說)。”

身著長袖衛衣和網球裙,柴好出現在搏德網球俱樂部的訓練當中。

她通常會提前半個小時到場,進行拉伸和熱身,觀看一下其他球員的擊球。在球場上她是那種很好認的小孩兒,梳著一頭酷酷的臟辮兒,所有的小辮兒在腦後紮成一個馬尾,用和網球同樣顏色的黃綠色發帶綁起來。

“辮子是奶奶編的,很容易。她在網上學的,十多分鐘就編完了。現在頭髮長一點,要是頭髮短的時候,會在後面梳兩個小辮兒。每次有重要的場合,奶奶都會給我編這樣的髮型。”

對她和家人來說,“重要的場合”幾乎就是所有和網球相關的場合。人們總是能夠在北京乃至全國的青少年比賽中看到她,而她也不負眾望,不斷創造著好成績。

“對上比我大的對手,我反而更能發揮出自己的水準。我會告訴自己不要緊張,打自己的網球,去衝擊他們。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打Tennis123的比賽,那是3.5的冠軍爭奪戰。我打一個姐姐,從0比3落後到追成3比3,最後搶七以小分7比5贏下了比賽。”

現在,柴好已經在青少年球員當中小有名氣了,但她從來沒有因為受到關注而影響自己在比賽中的發揮。

“誰也不是一開始就贏球的,輸球的時候我心裡會想著這一場比賽為什麼會輸,下一場該怎麼打。我不會難過,也不會哭,輸了就輸了,它並不意味著什麼,每一場比賽都是全新的。只要你能夠堅持到最後,就是戰勝了自己。”

這種堅持和韌勁兒,是她在生活中養成的習慣。當年,爺爺和爸爸都在網球場上教課,3歲的她晃晃悠悠地跑過去給他們撿球。沒想到,這一撿她就愛上了這項運動,拿著大人的球拍學著他們揮動。

5歲的時候,爺爺帶她去國家網球中心看中國網球公開賽。在那裡,她第一次看到了職業球員的比賽,也獲得了人生第一把球拍。

“爺爺在中網給我買的,底色是黑的,拍身五彩繽紛,像彩虹一樣。那把拍子用了一年多,現在還留在家裡。”除了一把作為禮物送給他人之外,她的大部分球拍都留在家裡。它們記錄著她的成長,也記錄著她在網球領域所獲得的種種進步——和那些造型各異的獎盃、獎牌一樣。

從那個3歲在球場邊上撿球的小豆丁,到如今的4.0級選手,柴好現在已經可以在球場上挑戰爺爺和爸爸了。他們有時候會打計分賽,她的勝場逐漸增多。當被問到是否有過因為贏球而向家長索要禮物時,她搖搖頭說“不需要任何禮物”,因為網球就已經是她最大、最好的禮物了。

這個禮物已經伴隨了她7年,給她帶來無限的快樂。未來它還會繼續伴隨著她長大,讓她擁有無限可能。

“打網球讓我覺得自己在身體上變得更加健康,不怎麼生病。我的性格也變得很堅韌,永遠不服輸。我最喜歡的專案就是打多球,就是教練發一些隨機球,這對我的挑戰性特別大,我喜歡接受挑戰。”

她不只是單純地喜歡訓練,也喜歡看比賽,尤其是職業比賽。最近的印第安維爾斯公開賽和邁阿密公開賽,只要有時間她都會看,然後從頂級選手那裡學到新鮮的東西。

“什麼比賽我都愛看,當然最愛看中國球員的比賽。我喜歡李娜、鄭欽文,還有薩巴倫卡、萊巴金娜、高芙、安德列娃。我覺得安德列娃是那種很全面的選手,也很會動腦子。她和薩巴倫卡對陣,會放個短球、腳步也非常快。我知道腳步是網球里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日常訓練也會格外注重腳步,還有體能訓練。”

這是一個10歲小朋友對網球的理解,完全超出了她的年齡。

她說職業網球就是最高水平的球員所參與的競技,大滿貫比賽更是如此,自己當下對職業網球並沒有特別大的執念,只是希望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看看到底能夠攀登到多高的地方。

作為中網小小的“常客”,她見到過那個高度。2024年的女單1/4決賽,她牽著2023年法網女單亞軍穆霍娃的手走入鑽石球場。最終捷克人贏了世界第一薩巴倫卡,柴好也近距離觀看了這場精彩絕倫的較量。

“最後高芙拿到了中網女單冠軍,那場決賽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場。高芙在賽后採訪時說在北京參加了很多活動,包括寫毛筆字、逛故宮,這些中國傳統文化給她帶來了好運,説明她一直贏到最後。”

像小小年紀就一邊打球一邊寫作業、後來成為美網冠軍的高芙一樣,柴好認為文化和網球是同等重要的事情,自己當下最需要做的是把基礎打好,訓練、比賽、學習、身體每一項都不能落下。

“我覺得自己做得還算不錯,數學和語文都是差不多90分以上,英語每次都是95分以上。我特別喜歡英語,以後如果有機會參加國際比賽,那就可以和更多的人交流啦。”她笑著跑上球場,儲教練正等在那裡,她們即將開始一節全新的訓練課。

來源:京報體育

【來源:京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