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骨折不開刀,煙台市中醫醫院中醫正骨有妙招
更新于:2025-03-26 05:51:31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孫淑玉 通訊員 胡又懿 劉姿麟

近日,7歲的童童(化名)因意外導致左前臂尺橈骨骨折,輾轉多家醫院,均被告知需手術治療,家人多方打聽來到煙台市中醫醫院,該院骨傷科主任張偉東採用中醫傳統正骨手法成功為童童進行了骨折複位,使孩子免受手術之苦。

前陣子,童童如往常一樣,在跆拳道館進行日常運動訓練,可就在翻筋鬥時,他的身體忽然失衡摔倒在地。瞬間,一陣鑽心的劇痛從他的左手臂處傳來,令他大哭不止。

家長和老師迅速將童童送往附近醫院。經過檢查,童童骨折部位錯位明顯,呈90°彎曲畸形,確診為左尺橈骨遠端骨折。想到孩子年紀尚小,卻要遭受手術之苦,家長內心焦慮萬分。最後,經人介紹慕名來到煙台市中醫醫院。

煙台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主任張偉東接診后,迅速對童童展開檢查。只見他輕輕握住孩子受傷的手臂,小心翼翼地觸摸骨折處,同時仔細研讀X線片,不放過任何一個關於骨折移位、成角、骨塊位置及分離情況的關鍵資訊。經過全面的分析,他告訴患兒家屬:“咱們可以不用手術,通過中醫骨傷手法進行整復,能夠治好孩子的骨折。”聽完醫生的治療方案,童童父母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手術室里,麻醉師給予孩子小劑量麻醉后,張偉東嫻熟地在童童手臂上進行牽壓、按、順等一系列操作。每一個動作都嚴格遵循“穩、準、輕、快”的原則,精準地把握骨折部位的位置與力學關係,盡可能減輕治療過程中的不適,保證操作過程中不會對骨折部位造成二次傷害。伴隨著清脆的“咔嗒”聲,原本移位的骨折部位成功複位,童童原本因劇痛而扭曲的小臉瞬間舒緩,當即發現手指也能輕微活動了。骨折部位予以複位后,為保持骨折斷端穩定,張偉東給予細細的克氏針予以微創固定。後期進行X光複查,結果顯示骨折對位良好,孩子的手臂功能基本恢復正常。這一刻,童童父母終於如釋重負,臉上露出了笑容,對張偉東充滿了感激與敬佩。

“考慮到孩子年僅7歲,正是活蹦亂跳的年齡。若採用手術治療,需要經歷很長的恢復週期,這對孩子愛玩的天性無疑是一種束縛。而且,兒童有較強的生長塑形能力,因此我們可採用這種方式。相較於手術治療,中醫手法整復花費少,痛苦少,恢復快,且預後效果良好,對於童童這樣的孩子而言,無疑是最佳方案。”張偉東說。

童童骨折的成功複位,展現了傳統中醫療法在現代醫療體系中的獨特魅力。以中醫整複手法為代表的傳統中醫療法,給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帶來康復的希望。煙台市中醫醫院始終秉持傳承與創新的思路,持續深入挖掘傳統醫學的潛力,結合現代醫學理念,讓傳統中醫療法在更多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作用,為廣大患者帶來健康福祉。

隨著氣溫攀升,孩子們投身戶外玩耍、運動的頻次增加。對此,煙台市中醫醫院骨傷科張偉東主任溫馨提醒:應提前做好熱身準備:在正式運動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像簡單的跳躍、伸展四肢等,時間大概控制在5-10分鐘。為孩子選擇合適的運動:務必依據年齡、體質以及運動能力挑選適宜的運動專案。家長應把控運動強度:孩子運動時,要密切留意其身體反應。一旦孩子出現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大汗淋漓,甚至有噁心嘔吐等癥狀,應趕緊讓孩子停止運動,原地休息,必要時及時就醫。同時,做好防護措施:根據不同運動專案,讓孩子佩戴好頭盔、護肘、護膝、護腕等護具。這些防護裝備能在意外發生時,最大程度減輕孩子身體受到的傷害,保護孩子的頭部、關節等重要部位。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