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是直通車)春暖花開,正是出遊好時節。
近幾年,不少城市因獨特魅力脫穎而出,成為熱門旅遊地。
2023年中,淄博燒烤火遍全網;2023年底,哈爾濱冰雪節吸引大量遊客前來玩雪賞燈;2024年初,天水憑藉麻辣燙出圈;《黑神話:悟空》的爆火也帶動山西文旅多點開花。
2025年,誰會是下一個現象級爆款旅遊城市?
“爆款城市”向四五線下沉
2025年哪些城市有望成為新一輪的爆款目的地?借助專家分析、行業數據和AI大模型或可見端倪。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院長撰文認為,2025年應推動旅遊市場下沉,引導旅遊消費從高線城市向低線城市、從中心城鎮向農村市場有序梯度轉移,拓展更廣闊的文旅發展空間。
從數據來看,2025年,“非遺旅行”正在吸引更多年輕遊客走入四五線城市,感受非遺與歷史文化古蹟,體驗不同業態的小店。
美團旅行數據顯示,自2025年1月中旬起,國內四五線城市的酒店訂單持續增長,逐步顯現出成為爆款旅遊城市的潛力。其中,景德鎮、漳州、運城、崇左、開封、瀏陽、黃岡、宜春、潮州、攀枝花,成為春節非遺熱門小城前十名。
2025年1月以來,景德鎮手工制瓷、廣西崇左“壯錦”、廣東潮州“英歌舞”等國家級非遺體驗搜索量大幅上漲,增幅分別達到524%、291%和582%。與熱搜對應的,這些小城的古城老街、花燈和古跡,加上更實惠的旅行成本,也吸引了大量年輕遊客。
從DeepSeek預測來看,具備深厚文化IP、年輕化表達以及政策流量扶持的城市,正逐步嶄露頭角。
DeepSeek列出的潛在“旅遊爆款城市”包括:山西的太原和忻州、河南安陽、杭州、西安、雲南的臨滄和大理、山東東營(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和江西上饒(篁嶺景區)。
這些城市各具特色,文化IP與年輕化表達是共同特徵。例如,山西藉助《黑神話:悟空》熱度推廣非遺體驗;安陽依託殷墟打造沉浸式考古游;杭州結合生肖文化和夜經濟吸引遊客;西安通過“非遺+科技”雙驅動提升深度遊體驗;雲南、山東、江西等地則有多個小眾目的地依靠反向旅遊、生態研學和短視頻行銷崛起。
AI參與打造“爆款城市”
如今,人工智慧(AI)技術迅速融入文旅行業,從智慧客服到虛擬導遊,從行程規劃到沉浸式體驗,AI的應用正在悄然改變文旅服務模式。
例如陝西、甘肅、湖南等地,都採用VR、數字空間再造、人工智慧等技術,讓遊客短暫獲得“穿越時空”的超能力,遊客不僅可以“走進”巨集偉的古代宮殿,與歷史人物互動交流,還能踏入千年前的繁華街市,感受古人的市井生活。
此外,借助全息投影和虛擬實境技術,遊客還可以身臨其境地觀看古戰場實景復原,或在唐詩宋詞的意境中穿梭,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業內專家認為,2025年的文旅爆款城市雖尚未顯現,但可能與AI相關的文化、旅遊體驗緊密結合。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陳主任接受採訪時表示,杭州等科技前沿城市未來可能在文旅產業佈局上走在前列,依託人工智慧技術,打造AI伴游、AI導遊等人形機器人,進一步提升沉浸式文旅體驗的創新性和互動性。
此外,AI技術在文旅傳播中的應用也值得關注。陳主任預測,未來城市宣傳可能不再依賴傳統廣告,而是通過AI微短劇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吸引遊客。
例如,借助AI短劇塑造特色美食文化、歷史故事或旅遊場景,讓某個城市或景點迅速走紅。遊客不僅可以在線上觀看基於AI生成的互動劇情,還能在現實中按照劇情線路打卡,從而增強代入感,形成“線上種草、線下打卡”的閉環式文旅推廣模式。
文旅不能只依賴短期流量熱點
當前,城市旅遊的爆款邏輯正在悄然變化。過去,許多現象級文旅爆款往往是“無心插柳”,一座小城在短時間內爆火,卻難以持續。
對此,多位受訪專家指出,未來城市文旅需要更加主動地策劃和創新亮點,以提升文旅熱度的可持續性。
陳主任指出,要想打造可持續的旅遊爆款,城市不能僅依賴短期流量熱點,必須注重線上傳播與線下體驗的深度結合。既要通過熱門IP、遊戲或影視作品吸引關注——如《黑神話:悟空》帶動山西古建築的熱度,也要依靠活動經濟的持續創新——如通過特色賽事或全民參與的活動,形成長期穩定的旅遊吸引力。
他認為,可以借鑒一些國外成功的案例。例如,日本埼玉縣的春日部市,憑藉《蠟筆小新》元素的廣泛傳播,近年來成了熱門旅遊目的地;而神奈川縣則依託《灌籃高手》的巨大影響力,使一個普通的火車道成為全球動漫迷的打卡聖地。
此外,《名偵探柯南》中的大阪城、清水寺等經典場景,也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模仿劇中角色的動作,掀起了一股全球範圍的追隨熱潮,通過與動漫作品的強關聯,激發遊客對這些目的地的共鳴和興趣。
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北京旅遊學會理事劉女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文旅市場過於依賴短期流量熱點,導致旅遊目的地的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缺乏可持續性。
他舉例,歐美國家的旅遊市場更注重通過成熟管道匹配市場需求,而非製造熱點,遊客在旅行消費上更具計劃性,旅遊目的地的特色穩定長久。例如,日本箱根溫泉、美國黃石公園、澳大利亞大堡礁等經典目的地,憑藉獨特特色長期吸引遊客。
劉女士認為,未來國內文旅市場應更注重打造穩定的特色內容,提升遊客體驗,而非單純依賴流量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