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3 月 24 日消息,據“國家能源之聲”公眾號消息,3 月 22 日 9 點 56 分,隨著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黃驊港站遠端操控台控制雙源制機車完成載有 5394 噸煤炭列車對位作業,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套重載鐵路智慧調車系統正式投入運營,實現我國在重載鐵路智能化領域又一突破。
IT之家注意到,此次投運的重載鐵路智慧調車系統應用了三大首創技術:
首個基於“雲腦”的路港一體化智慧調度平臺,實現路港計劃自動編製、空重車進路自動辦理、翻前自動對位、翻后自動取送以及室外調車作業全流程精細化控制等功能。現在工作人員每天少按 1.8 萬次按鈕,現場互聯互控次數呼叫減少 2300 次,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首個基於 5G + 北斗的調車自動駕駛“雲控”技術,實現調車機車遠端駕駛、自動駕駛,實現推進、對位等作業無人化。調車機車可即時感知周邊 200 米範圍內道岔、信號機狀態,自主完成加減速控制、停車對位等關鍵操作,通過優化調機操縱策略,每列車作業時間至少壓縮 20%;
首個基於 5G+AI 的路港協同作業的“雲防”安全技術,實現車態檢查、黃端識別、車號識別、線路預警、入侵檢測、周界防護、人員精確定位等功能。調車作業人員徹底擺脫了“攀爬車輛、徒步領車”的傳統作業模式,從每班人均走 12 公里,全天累計超 500 公里的“跟車跑現場”室外作業轉變為“室內立體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