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IT之家收到了 Keep 運動耳機 E Move,其包裝盒上,那句「讓運動回歸純粹」的標語,精準戳中了無數跑者、擼鐵黨的痛點:傳統入耳式耳機的悶塞感,總在長跑後半程化身耳朵的“酷刑”;藍牙耳機續航焦慮,又讓戶外徒步多了幾分不確定性。而這款主打骨傳導技術的新品,試圖用 IP55 級防護鎧甲和 10 小時超長續航撕開市場缺口 —— 它能否真正成為運動場景的“隱形 BGM 引擎”?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Keep 運動耳機 E Move 的包裝盒採用淺灰配色,正面除印有耳機本體外,還有 Keep 的品牌 Logo 以及產品品類與型號“運動耳機 E Move”。側面則是“自律給我自由”的產品理念,以及產品的技術亮點。
打開包裝,即可看到 E Move 耳機本體傾斜著放置在包裝內。耳機的拿取較為輕鬆。
包裝內除耳機本體、USB-C 充電線、入門指南外就沒有其他配件了,建議後續耳機產品 Keep 可以附送個收納袋,可以避免耳機放入口袋內,與鑰匙等其他物件碰撞摩擦造成划傷。
Keep 運動耳機 E Move 採用純黑配色,表面主要的處理方式為磨砂,僅有兩側有部分殼體採用亮面處理。磨砂的表面使得 E Move 遇到汗水油漬不會太粘,粘在皮膚表面影響配搭體驗,而亮面部分則是在視覺上起到了“點睛”作用,讓 E Move 觀感上更為運動,有科感。
和市面上大多數骨傳導耳機的結構近似,耳機兩端圓圓的為震動模組,中間則是控制部分與電池,這些元件由韌性極好的金屬管連結。
IT之家實測,耳機的重量為 27g。相比絕大多數的眼鏡都要輕。小編嘗試連續佩戴超過 2 個小時,並不會感覺到壓耳朵。
控制方面,E Move 骨傳導耳機共有 3 個按鍵,兩枚音量按鍵位於右耳下方,其中音量加鍵有不僅可以調整音量還是可以開關機。頂部則是多功能按鍵,可以控制音樂的播放暫停、切歌、喚出語音助手、接聽掛斷電話等功能。
Keep 運動耳機 E Move 採用 Type-C 充電介面,有橡膠塞作為保護,塞子雖說較為緊實,但打開很容易,不需要很長的指甲或者額外的工具。
Keep 運動耳機 E Move 採用高通 QCC3044 晶片,其採用與 QCC5100 系列相同的超低功耗架構。支援藍牙 5.2/5.3 協定,兼容 aptX、aptX HD 和 aptX Adaptive 等多種音訊編碼,也支援通話降噪,是一款性能與功耗控制都不錯的晶元。Keep 運動耳機 E Move 支援雙設備連結,小編選擇連結了 Switch 和手機兩台設備,玩《有氧拳擊 3》這類 Switch 體感遊戲很是方便。
對於運動愛好者來說,耳機的耐用度很重要,Keep 運動耳機 E Move 支援 IP55 級別的防塵抗水,可以很從容的應對汗液以及雨水潑濺。
常規耳機在使用時,耳機蓋在耳朵上或插入耳道內,然後通過揚聲器振動空氣,將聲波傳入耳內,而 E Move 這類運動耳機則是振動單元緊貼顳骨,聲波通過身體傳入內耳。所以就像自己的錄音和本人聲音聽起來不太像一樣,骨傳導耳機聽到的聲音和普通耳機會有所區別。
以 E Move 為例,骨傳導耳機的中高頻的人聲樂器會更清晰,而低頻則會比較薄弱。不過對於運動耳機來講,消費者大多追求的是更舒適的佩戴體驗,以及運動時的安全性。
類型 | 傳遞路徑 | 技術特點 |
普通耳機 | 空氣傳導 | 通過揚聲器振動空氣 → 聲波經耳道 → 鼓膜 → 內耳(傳統入耳式 / 頭戴式均依賴此原理) |
骨傳導耳機 | 骨振動傳導 | 振動單元緊貼顳骨 → 聲波通過顱骨直接傳遞至內耳(無需堵塞耳道,耳道全程開放) |
Keep 運動耳機 E Move 針對於運動愛好者開發了戶外模式 EQ,該模式提升了中高頻,並增大了音量,聽感有點像 ANC 降噪耳機的“通透模式”,環境音更加清晰,很適合在騎行或跑步時佩戴。切換 EQ 的方式也很簡單,按住音量 + 鍵與多功能鍵 3 秒即可。
四、總結:
Keep 運動耳機 E Move 是專為運動場景設計的掛耳式開放耳機,主打輕量化佩戴、環境感知安全與暴汗防水性能,適合對運動適配性要求高於極致音質的使用者。其在 500 元內運動耳機的均衡之選,適合預算有限、追求實用性的健身愛好者。若追求音質或降噪,建議加購專業入耳式耳機作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