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下揚州,此時的揚州瘦西湖更是美如畫
更新于:2025-03-26 04:57:42

哈喽大家好,我是喜歡分享好物的豪豪媽咪!

去年的三月底豪豪媽咪因公來到揚州出差,週末休息和同事來到了瘦西湖,真的是被瘦西湖美如畫的風景迷住了,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的詩句像一枚鑰匙,輕輕啟開了揚州三月的城門。當二十四橋畔的垂柳抽出新芽,凫水的綠頭鴨劃開第一道漣漪,瘦西湖便鋪開了一幅以春為墨、以水為絹的工筆長卷。

一、水色天光的東方敘事

瘦西湖的瘦,是江南園林的刻意留白。三月的湖水像未施粉黛的西子,晨霧未散時,十八彎水道在素綃薄紗中若隱若現。畫舫破開鏡面般的水痕,驚起數點鷗鷺,船娘竹篙輕點,青石板上便傳來評彈的水磨腔:"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水不是死水,而是流動的《春江花月夜》,每道波紋都在訴說張若虛筆下的月光。

行至白塔附近,天地驟然開闊。玉帶狀湖面倒映著藍天白雲,恍若第二道天空。這座乾隆年間仿北海白塔而建的喇嘛塔,此刻成了丈量春光的量尺。當杏花雨紛揚而下,塔影在漣漪中碎成萬點金屑,恍如佛家所說的"一沙一世界"。

二、花事編織的時光密碼

凫水的三月在瘦西湖是具象的。凫庄門前的日本早櫻開得放肆,粉白花瓣落在黛瓦上,與黑漆木門形成水墨畫般的撞色。五亭橋畔的垂絲海棠則含蓄些,胭脂色花苞藏在嫩綠新葉間,恰似揚州女子鬢邊的絨花。最驚豔的當屬二十四橋景區的連翹,金箔般的花海沿著石階傾瀉,讓踩著青石板尋春的遊人,恍惚跌入唐宋的絹本設色。

花匠們深諳造景之道,將各色花卉編織成時光密碼。從瓊花觀的木繡球到萬花園的鬱金香,從凫水的山茶到綠楊村的油菜花,每處花景都是解開揚州春天的密鑰。當遊人在花徑中迷途,忽聞暗香浮動,轉角便遇見一樹盛放的西府海棠——這恰似揚州給人的驚喜,總在不經意間。

三、園林建築的詩性對話

凫水的建築是凝固的詩詞。小金山上的風亭,三面臨水,一面對月,恰似蘇東坡筆下"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的意境。凫莊的曲廊回折,移步換景間,漏窗裡忽而閃過一株紅楓,忽而映出一池錦鯉,讓人想起《牡丹亭》裡"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的唱詞。

最妙的當屬白塔與五亭橋構成的天地軸線。白塔如筆,在五線譜般的湖水中書寫蒼穹;五亭橋似墨,在宣紙般的天空暈染虹影。當夕陽將白塔鍍成金塔,五亭橋孔中便浮出五個橘色月亮,這是揚州匠人寫給春天的十四行詩。

四、市井煙火里的春之況味

三月的瘦西湖不是孤懸世外的盆景。湖畔茶樓飄來冶春茶社的蟹黃湯包香,綠楊春茶氤氲的熱氣裡,老茶客們用揚州話談論著今春的瓊花勝往昔。畫舫靠岸處,賣糖畫的藝人以糖絲勾勒出瘦西湖輪廓,孩子們舉著晶瑩剔透的"白塔"奔跑,糖絲在春風中拉出金黃的弧線。

當最後一縷春光沉入湖底,瘦西湖的春日修辭完成終章。這裡的美不是靜態的油畫,而是流動的《霓裳羽衣曲》——柳枝是弦,春水是和聲,落花是音符,遊人是舞者。揚州人用兩千年的時光釀這壇春酒,而今啟封時,滿城都飄著唐詩宋詞的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