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哇,前段時間我陸續給大家更新了西安、寶雞的攻略。今天終於來到我本次西北之行的第三站——甘肅武威。
之所以會略過省會蘭州,也是因為先前我們寫過了不少關於蘭州的攻略,遊玩大攻略或是美食攻略都很詳盡了。我把從前寫過的攻略給大家羅列下,可以做個參考。
蘭州大攻略:國內最chill的城市,我想投它一票
蘭州美食攻略:不騙人,但這個城市真可以為了吃飛一趟
提起武威,它一直都很低調,像一座“失憶之城”。
常年被蘭州、敦煌掩蓋光芒,99%來甘肅旅遊的人都會錯過它,成了大家心中的“小透明”。但這次在我親身到達之後,才發現它真的稱得上是一座寶藏城市。
但看武威這兩個字,就有著“彰顯大漢武功軍威”的意思,它曾名涼州,在漢唐之時,是大名鼎鼎的網紅城市。也是前涼、後涼、北涼、大涼、渾末的都城。雖不如南京顯山露水,卻也是不折不扣的六朝古都。
不信你問問即將高考的學子,誰還沒背過幾首《涼州詞》。
它是河西走廊的“東大門”、絲綢之路的重鎮,自然、人文、歷史、美食……更是樣樣不缺。
所以今天我想具體跟大家說說武威的玩法,這樣好的城市真值得大家來一趟。
武威市博物館
河西四郡的博物館之中,武威博物館是最讓我驚豔的一個,也是河西走廊唯一對外常設開放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敦煌研究院不屬於常設博物館),從陳展佈局到文物打光上都有足夠的可取之處。
作為銅奔馬的故鄉,武威博物館完全可以稱為甘肅省博物館的姊妹館,許多文物都可以作為看過省博之後的補充。
武博整體展覽可以分為兩個區域:武威通史展與天梯山石窟專題展,並且兩個展覽都做得極有水準。
「河西都會,天馬故鄉」為武威博物館的通史展部分。
該展以秦漢時期出土文物和“五涼”文化為兩大重點,含有“王杖十簡”、“彩繪漆木鳩”等國寶級文物,分為文明華彩、大漢揚威、五涼古都、盛唐通邑、大夏輔郡、蒙元故路、明清涼州等七個單元,其中“王杖十簡”哪怕在國家一級文物中也可以位列精華。
出土於1959年武威磨咀子18號墓中的“王杖十簡”也是武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它的出現讓史料記載中的“七十受王杖”精準地以實物的方式呈現在大家眼前,佐證了這一制度的真實存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王杖十簡”陳設均為複製品,原件應當收藏於甘肅省博物館中。
「涼州神韻,天梯佛光」是武威市天梯山石窟搬遷文物的專題展。
1958年修建黃羊河水庫后,天梯山中文物集中搬遷於甘肅省博物館中,後於2005-06年之間陸續回到武威,如今大部收藏於武威市博物館內,也即我們所看見的這一批陳展文物。
前半部分的北涼石塔尤為驚豔,但私以為精華是展設的後半部分!
館內展出了大量原天梯山石窟搬遷出來的佛像與壁畫,年代從北涼到明代不等,也有關於涼州模式的介紹。
其中博物館中藏有的一組北涼石塔和後半部分的壁畫讓人駐足許久,不願離去。
接下來是博物館參觀的動線建議:
1. 先沖3樓看涼州會盟全息影像(10:00/15:00有專場演示)。
2. 2樓石窟展廳體驗VR探窟,每日限量設備,建議早到。
3. 1樓按時間軸系統參觀,重點看漢簡陳列區。
4. 特展區常有意想不到的驚喜,近期展出的是阿富汗黃金展。
鳩摩羅什寺
有人說鳩摩羅什寺在武威人心裡,就像羊肉墊捲子里的那勺辣油——看著不顯眼,少了它整個味道就不對勁。也是,畢竟這座古寺的歷史已有1600年之久。
從前,龜茲國高僧鳩摩羅什被前秦皇帝"請"到中原傳法,結果半道被涼州軍閥呂光扣了17年。之後這位翻譯了《金剛經》的大師,硬是在武威學會了涼州話,還帶出了一批本地徒弟。
不過最玄乎的還是他圓寂前說的那句:"若我所譯佛經無誤,焚身後舌不焦爛"。
結果火化完真就留下塊晶瑩的舌形舍利,而現在這寶貝就埋藏在寺裡羅什塔底下。
鳩摩羅什寺整體建造很是大氣,大雄寶殿頂上那些孔雀藍琉璃瓦,仔細瞧能看到駱駝商隊的暗紋。據說是當年西夏工匠燒制時,故意把絲路記憶烙在瓦當上,仔細想想比現在的二維碼還有內涵。
殿里12根頂樑柱全用的祁連山冷杉,每根都帶天然木紋形成的"卍"字元。
老木匠說這是山神給鳩摩羅什的禮物,其實咱都知道是古人選材時的頂級強迫症~
除此之外,寺裡藏著的三件"活文物"。
其一就是這鎮寺之寶,舌舍利塔。唐代白玉塔身嵌著西夏時期的金絲網,每年農曆八月二十(羅什圓寂日)塔基會滲出淡淡檀香。
其二是大雄寶殿內的壁畫(感覺拍攝殿內部不太禮貌,大家還是親身去參觀比較好),這是明代畫師用河西礦物顏料繪製的《絲路譯經圖》,如果仔細觀察,還能發現壁畫的角落裡藏有戴瓜皮帽的清代香客亂入的畫面。
最後便是寺廟門口的千年槐抱柏。
這兩棵左雌右雄的古樹,樹幹扭成麻花狀,本地新婚夫婦都要來摸樹洞里的姻緣石呢。
再給大家分享下寺廟的參觀指南:
1、清晨七點碰運氣能趕上僧人早課,誦經聲配著簷角鐵馬叮噹,真的很絕。
2、雨天一定要來!青磚地會顯出蓮花暗紋,傳說是羅什譯經時滴落的墨蹟哦。
雷台漢墓
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我也推薦大家再去看看雷台漢墓。
這裡是東漢晚期鎮守河西的軍政長官墓葬,1969年因出土99件青銅車馬儀仗俑震驚世界,其中"馬踏飛燕"更成為中國旅遊標誌。
墓室深19米,由墓道、前中后三室及耳室構成,完整呈現東漢"事死如生"的墓葬理念。
這裡既是漢代青銅鑄造工藝的巔峰見證,又是絲綢之路軍事防禦與商貿往來的立體檔案,穹頂星圖、排水暗渠等細節盡顯古人智慧。目前它與出土文物陳列館、雷台觀共同組成遺址公園,也算是打開河西走廊歷史的鑰匙吧。
涼州城門遺址
這截600多歲的城牆殘段,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涼州衛的"防盜門"。
在12米高的包磚城牆裡,曾有考古隊扒出唐代鋪街的蓮花紋方磚,牆角還嵌著西夏刻經石的邊角料。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沿城牆根逆時針走99步,便能找到隱藏的"絲路商賈塗鴉牆"。
想拍照可以站在城門洞中,角度好的話還能框進遠處的雪山輪廓,不過要注意安全哦!
武威西夏博物館
作為中國首座專題性西夏博物館,這座矗立在涼州古城的灰白色建築,實則是打開西夏王朝的基因密鑰。
在館藏文物1.2萬件中,近1/3都帶著神秘的西夏文刺青——從刻滿買賣契約的牛肋骨,到繪著釀酒工序的壁畫殘片……
每一件都在訴說那個"東盡黃河,西界玉門"的王朝傳奇。
建築本身也同樣是件展品,外立面用夯土技術複刻西夏陵墓造型,玻璃幕牆暗嵌西夏文"大白高國"字樣,連通風口都設計成迦陵頻伽(西夏神鳥)羽翼形狀。
特別設立的"涼州會盟"數字劇場,用全息投影再現吐蕃薩班與蒙古闊端的歷史性握手,讓這段改變中國版圖的會晤變得觸手可及。
接下來給大家總結下必看TOP5。
1. 西夏碑真跡:現存最大西夏文漢文雙語碑,注意碑額西夏篆書“敕感通塔之碑銘”。
2. 木緣塔:1977年西郊林場出土,塔身刻滿梵文咒語與十二生肖。
3. 金碗密碼:碗底錾刻西夏宮廷宴飲圖,人物服飾暗藏官職等級。
4. 泥活字經卷:《維摩詰所說經》實證活字印刷術西傳。
5. 軍事沙盤:動態演示西夏"擒生軍"在河西走廊的戰術佈防。
武威文廟
作為西北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始建於1439年的武威文廟堪稱"河西儒學博物館",也是目前現存建築群完整保留明清格局。
44塊歷代匾額組成"空中《四庫全書》",尤以"聚精揚紀"清代巨匾最為震撼。
其建築暗藏絲路密碼——西夏鴛吻與伊斯蘭星月紋共舞,泮池石欄刻著西域商隊圖,見證儒家文明在邊塞的創造性轉化。
與相鄰的西夏博物館更是形成"一文一武"文化矩陣。
順便說一下,武威文廟也特別適合來拍古風照片,步履之間都是歷史的痕跡。我和小贇還在這裡看到一對拍結婚照的新人,鳳冠霞帔真的超美。
涼州市場
該逛的景點都逛完了,可以再去涼州市場填填肚子。
別看這市場其貌不揚,但它可是武威人的“胃動力中心”,好吃的東西全都扎堆在裡,一站式打卡不要太方便。
建議大家在覓食的時候從南門進入,左手第三攤有吃三套車的小店,穿越乾貨區可以買買當地香料,最後去北角採購些西夏米糕,再到東廊盡頭喝鎖陽茯茶收尾。
這一趟體驗下來也算是武威人的日常生活了。
那麼文章碼字到這裡,關於武威的攻略也就告一段落了。
兩日的行程道不盡武威的美好,我們美食篇再見~
🚗
/交通貼士/
⚡️武威暫時還沒有民航機場,但目前已經開通了高鐵站,建議大家可以和蘭州、張掖、敦煌連成一條線去玩。
🏨
/住宿推薦/
⚡️武威酒店價格不貴,建議住在市中心附近,吃玩會方便許多,非旺季出門的話價格都在3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