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黃浦區市場監管局正式發佈了《黃浦區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務經營合規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將二次元文化帶入更多人視野。作為上海市首個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務經營合規指引,《指引》旨在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讓上海蓬勃發展的“穀子經濟”更加健康可持續。
如今在上海,二次元文化已經是繞不開的熱點話題,然而從前對二次元接觸不多的人,如何更好地融入這個日益壯大的圈子?本報特別整理了這份二次元入門指南,希望能讓更多讀者朋友由此感受二次元文化的可愛、熱血和浪漫。
行話指南:
從“吃谷”到“集郵”,帶你融入圈內文化
“青春沒有售價,吃谷就在當下!”
“這個吧唧好適合痛包,柄圖好好看!”
“我今天收到了好多無料,還快樂集郵了!”
是否你曾在聽走入二次元商店時,聽小夥伴講述逛二次元展會的經歷時,感到迷茫?吃谷、吧唧、無料……這些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入坑二次元,先要找到和小夥伴們的“共同語言”。二次元文化融合了動漫、遊戲、同人創作等多種元素,行話也反映出這種多元文化的特點,有些來自日語、英語音譯,有些源於圈內人自己造梗。記住這些二次元常見行話,從此不愁與同好交流。
一、購物相關
穀子:周邊商品(英語“Goods”的音譯),如徽章、掛件、玩偶等。吃谷也即購買、收藏此類商品。
柄圖:穀子上的印花圖案。
谷美:對穀子進行裝飾或美化的行為,如製作展示架、背景板等。
吧唧:徽章(英語“Badge”的音譯)。
透卡:透明材質的卡片,通常印有動漫、遊戲角色圖案。
痛包:裝飾有大量動漫角色徽章、掛件的包包,通常用於展示對角色的喜愛。
立牌:角色的立式展示牌。
特權:購買商品時附贈的限定贈品。
三坑:JK制服(日本女高中生制服)、Lo裙(洛麗塔風格服飾)和漢服(中國傳統服飾)。這三種服飾文化因其獨特的風格和高昂的價格,被愛好者戲稱為“坑”。
無料:活動現場免費派發的物品,多為作品周邊海報、明信片、貼紙等。
有料:與無料相對,需要付費購買的物品。
場販:在展會現場購買商品。
通販:通過郵寄方式購買商品。
受注生產:根據訂單數量進行生產,通常需要等待較長時間。
一番賞:一種抽獎形式的周邊售賣方式,獎品分為不同等級。
禮物:通過遊戲或活動獲得的獎品,通常是手辦或周邊。
動漫《迷宮飯》的立牌等穀子。勞動報記者 顏筱依 攝影
二、社交相關
同好:擁有相同愛好的人,通常用於形容二次元圈子中的朋友。
面基:與網友線下見面。
Cos:角色扮演,Cosplay(Costume Play)的簡寫,指通過服裝、道具、化妝等方式,對作品中的角色進行模仿和還原。進行角色扮演的人被稱為Coser。
集郵:在漫展等活動中,與多位Coser或同好合影的行為,類似於收集郵票。
產糧:創作同人作品,為同好提供“精神食糧”。
吃糧:閱讀或觀看同人作品。
太太:對繪畫、寫作等領域優秀創作者的尊稱。
吃安利:接受他人的推薦,嘗試觀看新的作品、接觸新的角色等。
入坑:開始喜歡或關注某個作品、角色或圈子。
【來源:勞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