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為二公主姚安娜代言的廣告在各大平臺廣泛傳播,引發了公眾的關注。
27 歲的姚安娜作為富二代,在鏡頭前自信地展示華為新品,其形象光彩照人,相關廣告內容在諸多平台呈現刷屏之勢。
鮮為人知的是,華為大公主孟晚舟在 30 多年前也曾為華為拍攝廣告。
彼時,孟晚舟展現出可愛且青澀的形象。
同為華為 “公主”,孟晚舟與姚安娜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
照片中,孟晚舟扎著馬尾,眼神略顯躲閃,笑容羞澀,身著樸素,坐在椅子上手持電話,洋溢著青春氣息。
與當下在商界盡顯霸氣的她相比,那時的孟晚舟完全是初入社會的青澀模樣,和姚安娜在廣告中堪比專業模特的表現形成鮮明反差,然而這種反差卻讓公眾感受到一種真實的溫暖與親切。
姚安娜自幼在國外接受優質教育,與姐姐孟晚舟的低調務實不同,其人生關鍵詞為 “高調”“奢華” 與 “追夢”。
孟晚舟則在華為艱難的創業初期便加入公司,與企業一同經歷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
兩位公主雖均為家族企業代言,卻走出了大相徑庭的人生道路。
孟晚舟大學畢業后即投身華為,當時華為僅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辦公條件簡陋,在深圳租用小房屋開展業務。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孟晚舟和其他華為員工一樣,白天努力工作,夜晚睡在辦公桌下的地鋪,毫無光鮮亮麗可言,唯有腳踏實地的拼搏。
反觀當時的廣告片,畫質粗糙、場景簡陋,甚至缺乏專業燈光。
而如今姚安娜拍攝廣告,均由國際大牌團隊操刀,配備高端攝影棚、專業燈光及精良後期製作,兩者所處環境差異巨大。
孟晚舟加入華為時,很多人並不知曉她是任正非的女兒,她使用母親的姓氏,從普通前臺崗位做起,未享受任何特殊待遇。
在工作中,她一步一個腳印向上發展,即便遭受老員工訓斥,也未曾抱怨,而是默默學習、成長。從當時的照片可見,孟晚舟著裝普通甚至樸素,毫無富二代的光環。
與之對比,姚安娜在廣告中的造型光鮮亮麗,身著各類奢侈品,二者形象差異顯著。
前段時間,姚安娜的廣告播出後引發廣泛熱議,公眾評價不一,有人稱讚其專業,也有人認為這是 “富二代光環” 的體現,爭議不斷。
直至孟晚舟 30 年前拍攝的廣告被大眾知曉,才讓人意識到,無論是孟晚舟還是姚安娜,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為家族企業貢獻力量,只是所處時代背景不同。
孟晚舟的成長歷程堪稱華為發展歷史的縮影!
從最初的接線員,逐步成長為如今華為的首席財務官和副董事長,她耗費了整整 30 年時間。
而這 30 年,也正是華為從一家小型作坊發展成為全球科技巨頭的關鍵時期。
從接電話的年輕女孩成長為掌管千億資金的 CFO,其間的努力與付出遠超常人想像。
對比孟晚舟年輕時的照片與當下形象,從青澀羞澀的少女轉變為氣場強大的商業女強人,其蛻變不僅體現在外表,更體現在能力與眼界的全面提升。
當時的孟晚舟雖青澀,但眼神中透著堅定,無人能預見這個在簡陋展臺前略顯緊張地介紹產品的年輕女孩,日後會成為商界叱吒風雲的人物。
相較而言,姚安娜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她在國外接受精英教育,學習音樂與表演,熱衷於唱歌,發行過專輯,參演過電影,還參加綜藝節目。
近期她為華為代言的廣告播出後,網友評論呈現兩極分化態勢。
有人認為她 “靠父親的資源”,也有人肯定她 “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
姚安娜在廣告中的表現或許還有提升空間,但不可否認她對藝術的熱愛以及為此付出的努力。
儘管飽受爭議,她同樣在以自己的方式為家族企業做貢獻。
每個人都有自主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無所謂對錯,唯有是否適宜之分。
孟晚舟當年廣告中介紹的產品是華為早期的交換機設備,專業性強,主要面向行業客戶;而姚安娜代言的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智慧手機和智慧手錶,這反映了華為從 B 端業務向 C 端業務、從幕後走向台前的戰略轉變。
無論是孟晚舟還是姚安娜,都肩負著傳承家族企業的重任,只是貢獻方式有所不同。
孟晚舟選擇從企業內部實幹,逐步打造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姚安娜則通過品牌代言,為華為塑造更年輕、更具國際化的形象。
對於企業接班人而言,何種成長路徑更為合適,是如孟晚舟般從基層做起,還是像姚安娜一樣接受國際化教育后回歸家族企業,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從全球範圍來看,企業接班人的培養模式豐富多樣。
有的家族從小安排子女進入家族企業鍛煉,有的則鼓勵子女先在外部積累經驗后再回歸家族企業。無論採用何種方式,其最終目的都是確保家族基業得以延續。
任正非在採訪中曾表示:“我從不強求孩子一定要接班華為。他們有自己的人生選擇,我尊重。關鍵是要有責任感,無論做什麼,都要踏實認真。” 這種開明的態度,或許正是華為能夠持續發展、基業長青的重要因素。
展望未來,期待看到孟晚舟與姚安娜這對 “華為公主” 在更多領域開展合作與交流。
倘若能夠看到她們共同出現在華為的廣告或活動中,將具有非凡意義。
孟晚舟代表著華為的過去與現在,姚安娜象徵著華為的現在與未來,她們的攜手將完美詮釋企業傳承的深刻內涵。
綜上所述,回顧孟晚舟 30 年前的青澀模樣與當下在商場的霸氣風采,令人感慨萬千。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成長軌跡,無論起點高低,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前行,都能夠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近期網路上流傳的一句話 ——“不要嘲笑年輕人的稚嫩,因為那可能是未來巨人的搖籃”,在瞭解孟晚舟的成長歷程後,更覺其蘊含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