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白客、辛芷蕾等人主演的電視劇《仁心俱樂部》迎來了大結局,表面上看起來皆大歡喜,可實際上還是有些遺憾。
這部劇中一共有五位主要角色,也就是“馬拉松俱樂部”裡面的五位成員。雖然這五人都是醫生,但各自生活條件卻差距很大。
一般來講,像這樣的群像戲,都是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煩惱,也就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可這部劇中對苦情因素的分佈卻很不均勻。
男主角秦文彬和女主角劉梓懿是醫院裡的技術骨幹,雖然年紀不大,但都已經是副副主任醫師,深受領導的器重。
兩人都是單親家庭,不過家裡老人生活都挺美滿,完全不用操心。雖然後來劉梓懿的父親生病,但是卻有江阿姨不離不棄。
蔣毓平時很低調,其實家裡很有錢,是一個隱形富二代。唯一的苦惱就是對顧詩宜的愛而不得,但大結局的時候,兩人終於走到了一起。
顧詩宜的原始設定有些慘,父母都不在了,從小在福利院長大,可這並沒有對她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她的性格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後半部分由於生病,有了一些坎坷,但是很幸運的轉危為安。還找了真心對自己好的蔣毓,也算因禍得福。
只有隊長王高升跟所有人都不一樣,眾多電視劇中常見的苦情因素都壓到了他的身上。
劇中王高升的起點確實比其他人低一些,他只是本科畢業。
但是在業務方面他一直很努力,也不比同科室的其他醫生差。
可由於長相不是“太嚴肅”,加上名氣不夠,有些患者對他並不信任,知道他是自己的主治醫師后,會想方設法的要求醫院換人。
雖然王高升沒有犯過什麼錯誤,可不知道什麼原因,呂院長對他的態度一直不是太好。
最明顯的就是論文這件事,呂院長過去就是王高升的導師,並且在全劇剛開始的時候,也親口答應了只要王高升把“馬拉松俱樂部”搞起來,就幫他改論文。
可在這之後,只要王高升一提到論文這件事,呂院長就顧左右而言他,如果王高升再多說兩句,他就會直接變臉,不高興,也不管什麼場合,身邊有沒有其他人,都要教訓王高升幾句,毫不顧忌王高升的面子。
醫院裡面除了“馬拉松俱樂部”的其他四人,其餘無論是醫生還是護士,對王高升的態度都不怎麼樣,尤其是護士站的那幾個護士,經常在背後對王高升冷嘲熱諷。
直到全劇最後一集,王高升才升為副主任醫師,而他的論文沒有經過呂院更改,就能夠在權威雜誌發表,可見他是很有才華的,這些年他覺得懷才不遇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高升的原生家庭也比其他人差了一大截,劇中只有他一個人是農村來的。
家裡母親年紀很大了,談不上是偏心,但由於弟弟確實不爭氣,所以母親沒得辦法,也只能經常找王高升讓他幫忙拉扯一下。
王高升原生家庭的主要累贅就是這個弟弟。如果評選這部劇中最讓人討厭的角色,估計王高升這個弟弟能排入前三名。
王高升這個弟弟的所作所為,不止讓他的經濟壓力變大,還讓他在醫院的工作也受到了牽連。
王高升的小家庭還是挺幸福的,老婆蘇晴雖然有時候表現得挺強勢,但對王高升一家都很好。
明知道王高升的弟弟不著調,但依然主動提出要給他在自己家旁邊租房子,方便照顧,還主動要把王高升在農村的母親接過來伺候。
不過儘管蘇晴人很好,但與劇中的其他人相比,她的工作確實一般,掙錢能力也相對較弱,其實這也是導致王高升家庭拮据的一個原因。
除了以上這三方面,實際上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劇情是大結局時把王高升的母親寫死了,當劇情非常俗套的讓王高升沒有參與拍攝“全家福”的那一刻,估計很多人就已經預料到會是這個結局了,沒想到劇情還真就一點意外也沒有,就按照這個走向發展了下去。
在群像劇中,角色命運的參差本是常態,但《仁心俱樂部》將幾乎所有苦情因素集中在王高升一人身上的做法,難免讓觀眾感到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