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新材料產業生態,深圳推進“AI+新材料”融合
更新于:2025-03-26 03:54:43

“深圳市新材料行業協會今年的重點工作就是搭建AI新材料應用的公共服務平臺,打造AI應用場景,挖掘創新AI工具。”3月21日,2025新材料產業與AI技術融合創新發展交流會暨新材料產業高品質發展大會及年會在深圳河套科創中心舉辦,深圳市新材料行業協會會長陳壽表示,當天的活動是“AI+新材料”融合系列活動的開始,後續還會有更深入的應用案例,歡迎社會各界積極投入“AI+新材料”的工作中,共同促進發展。

他表示,深圳已出臺《打造人工智慧先鋒城市專案扶持計劃操作規程》,通過“模型券”、行業應用示範標杆等十大項目類別,共八章三十八條,全鏈條支援人工智慧與產業深度融合,助力企業搶佔技術制高點,協會將協同政企資源,促進AI和新材料的深度融合,推動全行業數字化轉型。

《深圳先進電池材料及儲能行業品質提升服務手冊》發佈儀式。

此次活動由深圳市新材料行業協會、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虛擬大學科技成果轉移促進會聯合主辦,聚焦AI技術與新材料產業的深度融合,吸引了政產學研各界,以及來自北京、廈門、長沙、佛山等各地參會代表400餘位,共話“AI+新材料”深度融合路徑。

深圳市工業和資訊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肖祖平,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品質處副處長李劍蘭等出席活動,並參加了《深圳先進電池材料及儲能行業品質提升服務手冊》發佈儀式。

該手冊注重企業的實操,為企業提供包括數字化轉型、技貿評議基地、電池護照、精益生產、標準、檢測認證等各項促進品質提升的特色服務,對行業的品質提升發揮指南、指引的作用。

主題演講環節,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材料工業研究所所長肖勁松解讀新材料產業“十五五”創新發展重點與數智化融合方向。他指出,新材料創新發展正在由“跟隨型”轉入部分“引領型”階段,強調AI將在材料設計、工藝優化等領域釋放倍增效應。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材料工業研究所所長肖勁松演講。

比亞迪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分享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及創新體系。該聚焦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智慧化的發展,堅持鋁代銅、塑代鋼、膠代焊、晶片材料電芯材料等“三代兩芯”戰略方向,致力於新能源產業鏈等領域材料成分研究、材料性能優化、材料成型開發、材料表面處理、材料迴圈再生,材料測試認證等材料應用轉化和產業化,實現“料—材—器—用”多鏈一體化發展。

比亞迪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分享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及創新體系。

他表示,AI可助力研發與製造協同,加速創新與突破,實現全鏈路提效,強調了深圳市新材料行業協會發揮的積極作用,共同搭建五大平台,對新材料技術和產品的需求和儲備提出“問題”,將繼續深化“解題”的合作。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張林分享了AI驅動的分離膜材料發展趨勢分析。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劉淼介紹了“MatChat AI”系統,展示AI驅動的新材料智能研發平臺。

中國電子雲數據事業部副總經理王博則建言企業構建“數據-演算法-場景”閉環,破解數字化轉型痛點。

深創投新材料基金部投資總監柳佳楠透露,深圳新材料產業引導基金已啟動,將緊密關注“AI+新材料”融合專案。

圓桌峰會

最後,在圓桌峰會上,行業專家們圍繞“AI賦能材料技術創新與產業融合”展開討論,提出建立跨領域協同平臺、打通“實驗室-中試-量產”鏈條等建議,呼籲政、產、學、研、用協同構建創新生態。

會上,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吳寅驍介紹了河套科創中心的規劃和重點專案,表示將進一步深化與深圳市新材料行業協會的合作,打造國際級“AI+新材料”創新策源地。

深圳市新材料行業協會秘書長李音表示,本次活動吹響了行業內“AI+新材料”變革的號角,接下來,協會將以“提質增效服務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聯動頭部機構開展企業數字化診斷、培訓及資本對接,加速AI技術從概念走向產業化。協會也將持續圍繞AI創新、數字化轉型、機器人及低空經濟等領域與新材料的融合開展各項活動,構建“政策+技術+資本+應用”四位一體生態圈,進一步推動深圳市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採寫:南方+記者 馬芳

圖片:受訪單位供圖

【作者】 馬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