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物流去年賺超8億元,董事長稱要繼續提高網點盈利能力
更新于:2025-03-26 03:17:52

經濟觀察報 潘俊田/文 3月20日,安能物流(09956.HK)發佈2024年全年業績,營業收入115.76億元,同比增長16.7%;毛利18.42億元,同比大增45.2%;毛利率15.9%,同比提升3.1個百分點;經調整凈利潤8.37億元,同比激增64.2%;經營活動凈現金流 21.31 億元,同比增長 24.9%。

2022年三季度開始,安能物流決定從“規模擴張”到“價值引領”,放棄傳統的“燒錢換市場”策略,全面轉向以“品質和利潤支撐有效規模可持續增長”的新戰略。

根據安能物流發佈的2022年半年報,安能物流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收約41億元,同比下降8%,毛利約2.7億元,同比下降52%,經調整凈利潤虧損約1億元,同比下降142%。

3月21日,安能物流召開業績發佈會,在發佈會上詳解為何實現盈利高增,以及後續業務策略。

和三年前相比,安能物流最大的改變在於產品結構的變化。

根據安能物流2024年年報,目前其票均重已從2022年的106公斤下降到2024年的84公斤,3年連續下降,2024年同比2023年下降10%。其中以迷你小票(0—70公斤)增速最快,在去年實現了30%的增長,其次是小票零擔(70—300公斤),在去年增長了19.2%,大票零擔(300公斤)以上最慢,在去年增長了10.2%。

安能物流介紹,這主要源於去年啟動的“3300”戰略,即300公斤以內的產品“0加收”,免除保稅區、出口倉、偏遠鄉鎮等地的額外特殊加收費用。

選擇主攻0—300公斤產品,主要源於這部分產品的利潤更高。安能物流首席運營官金雲在業績會上稱“低公斤段產品,利潤比較好”。

此前,安能物流的產品結構一直以大票零擔為主。安能物流創始人、董事會聯席主席、CEO兼總裁秦興華在業績會上介紹,“安能物流在初創期大票領導貨量佔比可能達到80%,發展期是40%,成熟期佔比16%,現在安能物流的小票零擔、小公斤的貨物已經佔比60%以上,是安能的高毛利產品,是拳頭產品”。

秦興華進一步介紹,產品結構的轉變源於近幾年安能物流對市場策略的重塑。他稱,相比快遞或者小票零擔,大票零擔的市場規模更大、貨量更大,但是利潤更低,如果想要做利潤更高的快遞業務或者小票零擔,那麼快遞網點的網路覆蓋密度必須更高,“攬收半徑決定物流企業的服務能力,這是核心競爭力”。

因此,金雲介紹,安能一方面能夠通過自身高達33000家的網點增加客戶觸達,減少配送盲區,去年一年即增加了超過5000家服務網點,網點末端派送遺失率和破損率分別同比下降79.7%和64.7%。客戶滿意度顯著提高,申報投訴率同比下降91.0%。

另一方面啟動“9996”戰略,即“幹線中轉率90%、當日簽收率90%、即時簽收率96%”,進一步優化客戶服務,去年全年的平均運單時長同比下降了7.1%。

秦興華介紹,為了保證終端網點的留存與轉化,安能物流力爭為門店提供數字地圖、財務系統、業務系統等輔助工具,賦能經營管理的盈利模型,通過安能學堂進行培訓,不斷提高門店的獲利能力。

截至2024年底,全國網點數突破33000家,同比增長超5000個,穩居加盟快運網路榜首,頭部網點留存率達97%。

“加入安能的新網點盈利能力更強,也會有更多的新網點加入安能,只有網點密度夠高,才可以提升‘有效規模’,才可以從服務體驗、產品品質上挖掘客戶,而不是只靠低價競爭獲客。”秦興華稱。

安能物流首席財務官徐昊在業績會上介紹,2025年安能物流將延續之前的轉型策略,一方面繼續拓展管道,通過數字化技術,增強網點的盈利能力和服務水準,另一方面繼續推廣“3300”產品,推進產品結構進一步轉變。

徐昊進一步介紹,2025年預計安能物流的業務規模將實現10%—15%的增長,毛利率實現穩中有升,經調整凈獲利率實現20%左右的增長。

秦興華也回應了安能物流是否將會重新進軍大票零擔市場的問題,他稱“安能的總成本領先能力完全可以支撐,只需要發佈一個產品即可直接承接市場,但要根據我們的利潤目標來調整”。